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中國孩子最常見的12個煩惱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的教育是功利的教育, 是刻板的教育, 確實, 中國的教育存在很多問題, 很多父母無心的做法會令寶寶煩惱不已。 那么, 做父母的最忌諱做什么事情呢?孩子最大的煩惱又是什么呢?讓我們為你逐一分析。 1 不容申辯 爸媽最忌的事就是不給孩子申辯的機會。 孩子最怕的情形是:沒有申訴的機會, 若執意申辯, 就被視為頂嘴犯上, 必遭嚴懲。 這是封建家長制的典型表現, 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 害莫大焉!試想, 假如孩子已經習慣了適應不公, 假如孩子除了尋求許可就再也沒有什么自己的主意,
Advertisiment
我們摯愛的孩子將如何面對他們的生活呢?培養一個理性并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孩子遠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2 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謙讓, 經常互相責怪。 其實, 無論是父母吵架, 還是父母和老人不和, 對于孩子來講都是心理上的電閃雷鳴、雨雪交加, 但苦于自己年齡尚小, 無能為力, 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諧的家庭氣氛對于孩子的成長, 就像充足的陽光和水分。 父母的關系就是孩子的天氣, 孩子的心靈還很稚嫩, 惡劣的天氣不僅妨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往往還會留下終生的心理陰影。 構建溫馨、互愛的家庭, 是父母對孩子應盡的責任。

3 父母品行 老師剛講了語言美, 回家就聽到大人罵街;課堂上剛受了公德教育,
Advertisiment
爸媽就亂扔垃圾、撿錢不交公。

文明的進步, 使孩子在公德和修養方面起點比父母高, 那就讓我們放下家長的架子, 向孩子學習吧, 這是時代發展的結果和趨勢, 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事實上, 我們需要向孩子學習的還多著呢。

4 爸媽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歡一家人在一起游戲, 遺憾的是, 這樣的機會并不多。 大人們有自己的世界和娛樂方式, 在中國, 陪孩子玩歷來被認為可有可無。

多陪陪孩子, 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戲, 看著孩子一天天變化、長大, 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 等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齡更大些, 這樣的機會就少了, 還是趁現在多多享受天賜的快樂吧。 爸爸們可別認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沒面子,

Advertisiment
這是封建大男子主義的糟粕, 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和階層, 越重視和家人的相處。

5 父母的不良嗜好或習慣 煙霧繚繞、酒氣熏天、麻將聲聲, 不良習慣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 大人酒喝多了, 麻將輸了, 最后遭殃的卻是自己。 不良嗜好, 不僅帶給家人煩惱, 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身體危害極大。 不管那個習慣持續了多少年, 還是咬咬牙戒了吧, 沒有改不了的習慣, 只有不想改的人! 6 父母包辦

無論是穿衣服、時間安排, 還是交朋友、選報興趣班, 都不能自己做主。 大人的解釋永遠是:小孩子懂什么, 這都是為你好。

父母包辦的現象在中國十分普遍, 要么是父母放心不下, 要么是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而重要的, 其實, 即便孩子再小,

Advertisiment
也是一個人, 他們的興趣和感受需要尊重, 他們應該有一定范圍內的自主權, 只有給他們自己做主的機會, 他們才能發展自己的個性, 才不至于毫無主見。 對于交朋友, 我們應該給他們原則性的指導, 但是最好不要具體的干涉, 其實, 什么樣的朋友有什么樣的好處, 學習不好的朋友可能膽子大、腦子活, 也可以豐富孩子的性格, 我們成年人不也是什么朋友都要有嗎?

7 語言傷害

大人口不擇言, 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 如果你不是孩子, 就永遠不能體會到被父母責罵、貶低的滋味。

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孩子, 說話也不要毫無選擇, 孩子年齡越小, 他們對于父母的評價就越依賴, 消極的評價、惡劣的情緒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

Advertisiment
其實, 同樣一句話, 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說, 善意和鼓勵的角度, 比指責和貶低更能發揮積極的效果。

8 沒有隱私

日記被看、書包被翻是家常便飯, 為了完全監控我們, 父母大人逢強智取, 遇弱強攻, 還美其名曰:上級審查。

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孩, 父母怕她談戀愛走彎路, 形影不離, 沒收了手機, 上學放學父母輪流護送, 孩子回家就被鎖在房間里, 女孩為此產生了極大的抵觸情緒, 要給大人一點“顏色”看, 結果就是在父母看管最嚴的時候, 女孩懷了孕。 記者采訪時, 女孩說:“手機上交, 我可以借同學的, 我有家里的鑰匙, 他到了我家樓下, 電話打給我, 我就從窗口把鑰匙丟下去, 他到我家開門, 然后我就出去了。 父母把我反鎖在家里根本沒效果。他們越這么‘關押’我,我就要給他們點顏色看,我懷孕就是給他們的‘顏色’,是他們‘逼’出來的。”這是現實中一個讓人十分痛心的真實故事。且不說這種方式對孩子的不尊重,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監控,不僅無效而且是危險的,所謂“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那么,不監控,怎么辦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態度和價值觀,簡而言之,父母能做的是教會孩子選擇,而不是監控、替代和強迫孩子選擇。

9 被懷疑冤枉

考試、作文得了高分被懷疑抄的;花瓶碎了,錢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認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還沒做完,就被誤以為淘氣狠批一頓。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即使孩子淘氣、不懂事、有“前科”,我們在弄清真相之前,也應該把疑問藏在心里,不要輕易興師問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這樣的行為是對孩子極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想想我們被朋友或者領導懷疑和冤枉的滋味,我們就知道孩子內心多苦惱了。

10 父母失信

許諾的事情不認賬或者大打折扣或者無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父母的失信兩個明顯的消極影響:其一,父母的威信大打折扣,而父母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礎;其二,父母的失信行為給孩子樹立了消極榜樣,你說話不算數,很難要求和指望孩子說話算數,只要你無法完全監控,孩子隨時存在失信的可能。

11 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貼的墻畫被撕爛,養的小動物被送人或吃掉。自己做了糗事,父母逢人便講。

父母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自己小時候也沒有受到父母的尊重。不懂得維護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最失敗的父母。

12 缺乏寬容與理解

我們還小,思維能力和身體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時候犯錯、闖禍遠非我們本意,但是我們得不到應有的寬容和理解。

中國人普遍缺乏嘗試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幼年時期,嘗試失敗不被寬容和鼓勵,從而不敢嘗試。建議父母朋友寬容孩子無意的過失,鼓勵孩子嘗試心中的想法,雖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會從中獲得成長的機會。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 ,請登錄 早期教育 欄目

父母把我反鎖在家里根本沒效果。他們越這么‘關押’我,我就要給他們點顏色看,我懷孕就是給他們的‘顏色’,是他們‘逼’出來的。”這是現實中一個讓人十分痛心的真實故事。且不說這種方式對孩子的不尊重,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監控,不僅無效而且是危險的,所謂“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那么,不監控,怎么辦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態度和價值觀,簡而言之,父母能做的是教會孩子選擇,而不是監控、替代和強迫孩子選擇。

9 被懷疑冤枉

考試、作文得了高分被懷疑抄的;花瓶碎了,錢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認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還沒做完,就被誤以為淘氣狠批一頓。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即使孩子淘氣、不懂事、有“前科”,我們在弄清真相之前,也應該把疑問藏在心里,不要輕易興師問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這樣的行為是對孩子極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想想我們被朋友或者領導懷疑和冤枉的滋味,我們就知道孩子內心多苦惱了。

10 父母失信

許諾的事情不認賬或者大打折扣或者無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父母的失信兩個明顯的消極影響:其一,父母的威信大打折扣,而父母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礎;其二,父母的失信行為給孩子樹立了消極榜樣,你說話不算數,很難要求和指望孩子說話算數,只要你無法完全監控,孩子隨時存在失信的可能。

11 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貼的墻畫被撕爛,養的小動物被送人或吃掉。自己做了糗事,父母逢人便講。

父母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自己小時候也沒有受到父母的尊重。不懂得維護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最失敗的父母。

12 缺乏寬容與理解

我們還小,思維能力和身體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時候犯錯、闖禍遠非我們本意,但是我們得不到應有的寬容和理解。

中國人普遍缺乏嘗試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幼年時期,嘗試失敗不被寬容和鼓勵,從而不敢嘗試。建議父母朋友寬容孩子無意的過失,鼓勵孩子嘗試心中的想法,雖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會從中獲得成長的機會。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 ,請登錄 早期教育 欄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