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80后”父母的個性育兒經

 

“80后”依然是當今社會的話題王。 幾年前, 他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 如今他們已成家, 或已為人父母。 對于他們是否能做合格稱職的父母, 不少過來人表示質疑。 有人說, “80后”是受過足夠文化教育的一代, 所以, 在養育子女上更能接受新的理念。 他們在面對“獨二代”的成長時, 會琢磨出一套不同于上輩人的育兒經:一切快樂至上, 不做與別人雷同的小孩。 但有更多人認為“80后”不懂做父母, 說他們是自私而缺乏責任心的一代:有前衛的觀念, 卻不實際;生活新潮, 卻不踏實;他們掌握了不少理論說詞, 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大打折扣。

Advertisiment
在磕磕碰碰中長大的“80后”, 又將用怎樣的言行來面對種種質疑呢?

面對質疑, 心態很重要

圓圓, 白領, 1982年出生, 女兒15個月大。

圓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其實所謂的質疑, 關鍵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理解。 應該說, “80后”在生活經驗方面肯定不如父母, 但在孩子的教育和性格培養上, 個人認為, 會比父母們更科學, 更具特點和針對性。 都說“80后”是缺乏責任心的一代, 但當他們走過紅毯, 組成家庭, 并決定生兒育女時, 可以確定, 沒有一對夫妻會抱著生個孩子玩玩的心態。 圓圓稱, 寶寶的出生給她和家人帶來歡樂的同時, 也給他們夫婦帶來不小的麻煩。 做不了全職媽媽的圓圓, 在寶寶出生三個月后就恢復了上班, 寶寶的日常生活只能交給父母公婆照料。

Advertisiment

但是, 當孩子周歲后, 圓圓就把孩子早教的工作包攬下來。 首先她出資一萬多元, 為女兒報了早教班。 圓圓承認, 所謂的早教, 說穿了, 主要還是想給幼小的女兒有個輕松愉快的學玩環境, 同時培養女兒的注意力。 圓圓介紹說, 她的女兒是個很散漫的孩子, 很多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 女兒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與小朋友一起玩樂, 時間稍長, 她會一個人從課堂“溜走”, 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每次都需要她把女兒抓回教室, 連哄帶騙地才能讓她稍事安靜。 圓圓還規定每天都會給女兒講一個小時的故事, 只要她感興趣, 她就講。 或許女兒未必能聽懂, 但那專注的表情和長時間的安靜, 讓她知道女兒還是喜歡的。

Advertisiment
她還經常挑選一些可愛的漫畫和卡通畫, 自己編故事, 并配上各種表情。 這些故事中有開心愉快的, 也有傷心流淚的。 每次講, 圓圓都會很仔細地觀察女兒的反應。 她希望通過這種生動形式, 能培養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感受能力。 當然, 更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聆聽能力。 圓圓說, 她也是個喜歡自由的人, 女兒的這種散漫個性應該是隨了她。

圓圓認為, 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的他們, 成長在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 他們深諳快人一步才能搶占先機的道理, 所以, 在他們的意識里, 存在著從小就應該從多方面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的想法, 這在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中已經有所體現。 或許這種行為會招來不少異議,

Advertisiment
但誰又能肯定這樣的做法在當今社會是不適合的?“所以面對質疑, 我們只能用事實來證明。 ”

吸收經驗是明智的選擇

宏偉, 白領, 1973年出身, 是個8歲男孩的父親。

宏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 告訴記者, 在工作中或生活朋友圈內, 遇到過不少“80后”, 說實在的, 或許是因為他們生長環境和形式的特殊, 這一代人無論從觀念、思維方式以及個性等方面都有點與眾不同。 至于他們是否能做好父母, 他個人認為, “80后”的一些言行舉止、個人意愿更為突出, 這種個性落實到具體事情上, 或許就是大家所說的責任感缺失。 其中“閃婚”“閃離”的出現, 是“80后”對個性的又一種詮釋方式, 這也是讓不少過來人頗為費解的一點。 宏偉說, 對于“閃婚”“閃離”,

Advertisiment
他這個“70后”也有點難接受, 畢竟婚姻具有法律效應, 不是戀愛, 好則和, 吵則散。 雖然大家都是年輕人, 都有血氣方剛的時候, 也相信一見鐘情, 但婚姻的嚴肅性在這“閃婚、閃離”中蕩然無存。 另外, 眾所周知, 自然分娩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但現在女性選擇自然分娩的越來越少, 為了體型, 為了避免分娩時痛苦, 不少人選擇了剖腹產, 這其中“80后”占了絕大多數。

當然不得不承認, “80后”是接受教育最全面、最好的一代, 他們有著充分的理論依據和科學方式, 堅信自己能成為最好的父母。 其實, 具備更多的知識, 確實能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 但作為父母, 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孩子, 而不是一個程序、一道習題, 只要有對的操作和公式就一定能求解完成。 當他們搬出一套套理論依據的時候,是否能明確地說出,如果一個孩子,在你講了兩個小時的故事后依然不依不饒地要你接著講;當你已經因為一天工作疲憊不堪在深夜十一二點的時候,你的孩子依然精神抖擻地要你繼續玩樂時,又該用哪條理論或科學方式來讓孩子停止這樣的“胡鬧”……

宏偉還說:不少“80后”很果斷地認為自己能成為稱職的父母,但當他們信誓旦旦地說我的孩子我做主時,是否考慮過,他們早九晚五在外工作的那段時間,在他們因為被孩子套牢而牢騷滿腹不顧一切地約上三五知己K歌盡興的時候,他們的孩子該由誰做主?父母的責任又如何得到完整地體現?宏偉對記者說,社會上之所以有這么多的人會對“80后”做父母這檔事提出質疑,就是覺得這代人在理論和實際行動上的懸殊太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眼高手低。不過話說回來,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的性格特征和處事之道,不能一概否認,也許更多地吸收前輩的相關經驗,彌補自身的不足,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網友曬“80后”個性育兒經

網絡中,“80后”個性父母的言行舉止確實讓人大跌眼鏡,但在這些個性中,似乎也讓我們清楚地認清,“80后”在做父母方面確實與傳統相差甚遠,但社會在發展,誰又能說這樣的育兒經沒有可取之處?

個性一:“惡搞”寶寶成時尚

網友李月,23歲,兒子剛剛百天。她在寶寶睡著時,會把他當玩偶道具一樣,讓他穿上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服裝,擺出各種可愛搞笑的動作造型,甚至制作出場景然后拍成照片曬在網上,成為點擊率極高的熱帖。李月稱,這叫時尚,寶寶能早早就成為眾人的焦點。

個性二:“超級奶爸”加入教育寶寶行列

網友巍偉是一個“超級奶爸”。兒子浩然今年1歲零8個月,從他出生至今,除了媽媽和奶奶,爸爸也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兒子出生后,他辭去了原來的工作,當起了全職爸爸。自從當上爸爸后,魏偉自己都覺得比以前勤快了。洗尿布、沖奶、為孩子穿衣服,帶孩子打針、洗澡,哄孩子睡覺……一切一切讓他享樂其中。

個性三:寶寶起名新、奇、特

網友小李,26歲,今年3月成為母親,正當家人為孩子起名字這事發愁時,小李靈機一動,給女兒起名“陳木希子”,“爸爸姓陳,媽媽的李姓拆開木子,加個希字,寓意妞妞是父母的希望,簡單好寫好記還不重名。 ”

個性四:好身材從寶寶抓起,從小控制飲食

網友王芳的女兒10個月大了,體重卻已經25斤。從事服裝行業的王芳下決心要對女兒實施減肥計劃。奶粉量減少1/4,喂奶次數從每天6次減為5次,輔食添加以蒸、煮,或涼拌的方式烹調,減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攝入。為了使女兒不出現饑餓感,半晌餓了就喂點蔬菜、瓜果等。 “現在就得控制她的飲食,不然把胃撐大了到時候減肥都難了! ”十個月大的寶寶就減肥,難怪現在的瘦身業如此興旺。

個性五:只要對孩子好,不惜“一擲千金”

和很多“80后”父母一樣,網友張璐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她買小寶寶的東西特別大手大腳,奶粉、尿不濕、嬰兒護膚品、衣服,都是優先考慮進口的。

從上千元的攝影套照,到三四百元一罐的進口奶粉,一次就要接近百元的游泳洗澡套餐,一年過萬元的早教費……總之,張璐的原則就是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寶寶。有句臺詞說,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雖然說得夸張,但確實就是一些“80后”父母的個性育兒經。

當他們搬出一套套理論依據的時候,是否能明確地說出,如果一個孩子,在你講了兩個小時的故事后依然不依不饒地要你接著講;當你已經因為一天工作疲憊不堪在深夜十一二點的時候,你的孩子依然精神抖擻地要你繼續玩樂時,又該用哪條理論或科學方式來讓孩子停止這樣的“胡鬧”……

宏偉還說:不少“80后”很果斷地認為自己能成為稱職的父母,但當他們信誓旦旦地說我的孩子我做主時,是否考慮過,他們早九晚五在外工作的那段時間,在他們因為被孩子套牢而牢騷滿腹不顧一切地約上三五知己K歌盡興的時候,他們的孩子該由誰做主?父母的責任又如何得到完整地體現?宏偉對記者說,社會上之所以有這么多的人會對“80后”做父母這檔事提出質疑,就是覺得這代人在理論和實際行動上的懸殊太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眼高手低。不過話說回來,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的性格特征和處事之道,不能一概否認,也許更多地吸收前輩的相關經驗,彌補自身的不足,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網友曬“80后”個性育兒經

網絡中,“80后”個性父母的言行舉止確實讓人大跌眼鏡,但在這些個性中,似乎也讓我們清楚地認清,“80后”在做父母方面確實與傳統相差甚遠,但社會在發展,誰又能說這樣的育兒經沒有可取之處?

個性一:“惡搞”寶寶成時尚

網友李月,23歲,兒子剛剛百天。她在寶寶睡著時,會把他當玩偶道具一樣,讓他穿上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服裝,擺出各種可愛搞笑的動作造型,甚至制作出場景然后拍成照片曬在網上,成為點擊率極高的熱帖。李月稱,這叫時尚,寶寶能早早就成為眾人的焦點。

個性二:“超級奶爸”加入教育寶寶行列

網友巍偉是一個“超級奶爸”。兒子浩然今年1歲零8個月,從他出生至今,除了媽媽和奶奶,爸爸也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兒子出生后,他辭去了原來的工作,當起了全職爸爸。自從當上爸爸后,魏偉自己都覺得比以前勤快了。洗尿布、沖奶、為孩子穿衣服,帶孩子打針、洗澡,哄孩子睡覺……一切一切讓他享樂其中。

個性三:寶寶起名新、奇、特

網友小李,26歲,今年3月成為母親,正當家人為孩子起名字這事發愁時,小李靈機一動,給女兒起名“陳木希子”,“爸爸姓陳,媽媽的李姓拆開木子,加個希字,寓意妞妞是父母的希望,簡單好寫好記還不重名。 ”

個性四:好身材從寶寶抓起,從小控制飲食

網友王芳的女兒10個月大了,體重卻已經25斤。從事服裝行業的王芳下決心要對女兒實施減肥計劃。奶粉量減少1/4,喂奶次數從每天6次減為5次,輔食添加以蒸、煮,或涼拌的方式烹調,減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攝入。為了使女兒不出現饑餓感,半晌餓了就喂點蔬菜、瓜果等。 “現在就得控制她的飲食,不然把胃撐大了到時候減肥都難了! ”十個月大的寶寶就減肥,難怪現在的瘦身業如此興旺。

個性五:只要對孩子好,不惜“一擲千金”

和很多“80后”父母一樣,網友張璐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她買小寶寶的東西特別大手大腳,奶粉、尿不濕、嬰兒護膚品、衣服,都是優先考慮進口的。

從上千元的攝影套照,到三四百元一罐的進口奶粉,一次就要接近百元的游泳洗澡套餐,一年過萬元的早教費……總之,張璐的原則就是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寶寶。有句臺詞說,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雖然說得夸張,但確實就是一些“80后”父母的個性育兒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