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動手的孩子長大了行動力差

最近遇到一位老朋友, 她談到上小學的兒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並且寫作業拖遝。

作為一個孩子, 很難對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保持長久的注意力, 這是非常正常的。 不願意聽課, 但是身體又必須出現在教室裡, 讓老師看見自己好像在聽講, 怎麼辦呢?肯定是神遊。

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 原因可能有幾個方面:

對課程感興趣, 聽得懂, 出於自己的意願而學;

懂得不好好聽講的嚴重後果, 為了逃避懲罰而要求自己聽講;

為了得到獎勵、表揚或者出人頭地的感覺而學, 爭強好勝型;

或是可能覺得學習是分內之事,

Advertisiment
好賴都要聽。

這位朋友的孩子呢, 屬於隨遇而安的個性, 而朋友對孩子也很寬鬆, 所以孩子不會因為爭強好勝或者逃避媽媽的懲罰而要求自己聽講。 他的成績不算特別糟糕, 老師也能夠容忍。

我給這位朋友做的“診斷”是:

你的孩子是一個隨和的、容易滿足的孩子, 他不會輕易感到痛苦, 同時他也永遠不會顯得很上進, 因為他不願意跟別人比較。

他不集中注意力的“果”源於7歲前種下的“因”。 幼稚園階段如果有大量的動手機會, 他就會好很多。

另外, 神遊(心不在焉)是孩子遇到痛苦的環境時, 把自己的精神部分抽離出去的自我保護方式。 以前孩子遇到痛苦的時候你可能沒有覺察到, 所以孩子形成了神遊的自我保護機制,

Advertisiment
或者說是習慣。 改變一個習慣是需要時間的, 要有耐心, 不可操之過急。

“藥方”是:

現在能做的是幫孩子找到一種興趣愛好(不要考慮它將來有沒有用)來使用手, 以及一種體育運動來使用身體。 這種個性的孩子雖然對許多事情都無所謂, 但對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還是會很執著的。 孩子樂於使用手和身體是天性, 這個計畫很容易實現。

神游的兒童長大後會出現各種問題。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現代教育(以頭腦記憶和抽象推理為主)中長大的孩子普遍存在行動力差, 擅長空想、做夢、指揮別人, 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遇到阻力往往半途而廢。 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在童年階段缺乏使用雙手和身體的經驗, 及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經驗。

Advertisiment

所以, 不僅要鼓勵兒童獨立安靜專注地玩耍, 也鼓勵兒童參與到照顧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勞動中, 他們的能力會提高很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