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為有助於判讀寶寶智商高低

 在育兒的過程中, 寶寶智商的高低, 一直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寶寶智商的高低主要受哪些方面的要求呢?育兒專家說, 在寶寶智商的高低主要有方面的應響:適應性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行為, 下面就跟著小編以前來看看, 今天的寶寶心理發展大課堂之育兒課堂吧。

Advertisiment

三大行為有助於判讀寶寶智商高低

一、適應性能力

什麼是適應性能力呢?育兒專家說, 適應性能力是指對刺激物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 它是和視覺、聽覺、語言及手功能的發展分不開的, 因此又將它稱作應物能。 適應性能力是智力發展的前奏, 能預示將來智力的發展的好壞。

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眼睛能跟蹤物體:1個月, 能找到聲源:4個月, 玩具失落會找:6個月, 有意識搖鈴:8個月, 能尋找盒內東西:10個月, 回蓋瓶蓋:12個月, 將圓盒蓋子蓋上:15個月, 認識大小:27個月, 認識紅色:30個月, 懂得“裡”、“外”:33個月。

Advertisiment

二、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活動。 語言能力的高低, 可以促進孩子的心理發展。 比如, 孩子彼此之間交談、聽音樂、聽歌曲、講故事、說歌謠、寫字、畫圖畫等, 這些聽、說、讀、寫都是不同形式的語言活動。

其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發出輕微喉音:1個月, 伊呀自語:4個月, 發出da-da、ma-ma聲:7個月, 叫名字時會轉頭:7個月, 會歡迎、再見:10個月, 有意識叫爸爸、媽媽:12個月, 能說出版個以上單字音:18個月, 能說兩句以上兒歌:24個月, 能說10個字以上的長句子:36個月。

三、社交行為

可能很多媽媽對社交行為的概念比較陌生, 育兒專家說, 社交行為是反映小兒社會交往和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 其行為模式也是內在成長因素所決定, 有一定的發展程式——眼睛跟人;1個月,

Advertisiment
見到親人會笑;3個月, 認識母親和熟人;4個月, 對鏡子有遊戲反應:7個月, 會注視所提到的人和物;10個月, 能配合穿衣服;12個月, 白天會控制大小便;18個月, 能自己脫掉單衣、單褲;24——27個月, 會扣鈕扣;36個月。

爸爸媽媽們, 如果你們想要瞭解自家寶寶智商的高低, 不妨試試上面的方法吧。 如果想要更加正確的瞭解, 亦可以請專業人員測試, 在這裡, 小編要提特別提醒, 不要因為寶寶智商的高低, 而去定論寶寶的聰明與否。 因為, 寶寶的聰明與否, 跟智商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正確的教育方法才是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