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歲內寶寶勿吃油鹽醬醋

輔食質地重於味道

有些媽媽認為, 在輔食中添加一些調味料, 寶寶會更加樂意進食。 對此,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主任劉兆秋表示, 嬰幼兒開始添加輔食, 家長更應重視的是食物濃度和質地的分階段變化, 而不是重視味道的區別。

劉兆秋指出, 一般來說, 嬰幼兒輔食添加都是從糊狀食物慢慢發展為手工製作的細碎食物, 隨著年齡的增加, 孩子的食物添加由稀到稠, 質地從糊狀到顆粒再到完整的食物。 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來說, 預防過敏、食物易消化才是最重要的。

過早加調料損傷味覺

Advertisiment

“不加任何調料, 大人都不愛吃, 怎麼能讓孩子愛吃呢?”不少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 特別是在孩子食欲不佳時, 總會用調味品給孩子食物調味。

對此, 劉兆秋表示, 寶寶有非常敏感的味蕾, 食物的天然味道就很鮮美, 此時讓孩子吃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孩子過早接觸人工調味品, 反倒會影響孩子味覺發育的過程。

劉兆秋特別強調, 一歲以內的寶寶輔食不要添加食鹽。 寶寶對鹽的需求量是很小的, 天然食品中存在的鹽已能滿足寶寶需要, 再額外加鹽, 高鹽飲食會影響兒童體內對微量元素的吸收, 導致寶寶缺乏微量元素。 而且寶寶的腎臟發育還不健全, 不足以滲透過多的鹽。 如果輔食中加鹽過多, 就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

Advertisiment
同時增加心臟負擔, 由此使腎臟和心臟功能受損。 而且, 從小養成重鹽的飲食習慣, 長大後不容易糾正, 而重鹽飲食習慣容易引起高血壓等疾病。

她建議, 一歲以內寶寶不用額外加鹽, 對於1~3歲的寶寶, 每天做菜時也要盡可能地少放鹽。 3~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

除了鹽以外, 不少家長會在孩子的食物中額外添加糖, 劉兆秋指出, 在輔食中添加過多的糖, 一方面會導致寶寶養成愛吃甜食的壞習慣, 同時, 糖會給寶寶提供過多的熱量, 導致寶寶對別的食物攝取量相應減少, 胃口也變差, 其次, 吃糖還容易形成齲齒。

至於醋, 有的家長會在食物中滴一些調味, 劉兆秋表示, 一歲內寶寶最好也別吃醋, 以免引起胃酸過多。

Advertisiment
而醬油也含鹽, 最好別用。

蔥薑蒜容易刺激腸胃

在給寶寶做食物時, 有些家長還喜歡加一些成人做菜時常用的蔥薑蒜等來調味。

劉兆秋表示, 作為天然食物, 蔥薑蒜的營養價值本無可厚非, 不過由於這些食物的刺激性較強, 在使用的時候還是要謹慎, 以免刺激到孩子原本嬌嫩的腸胃。

事實上, 想要給孩子的食物“調味”, 未必一定要加人工調料, 用一些天然的食物做出合理的搭配, 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 如在給孩子做蛋羹時, 可以放一些切碎的蝦皮, 這樣一來, 蛋羹的味道更加鮮美。 而在煮粥時, 白粥中可放進一些瘦肉、青菜、山藥、紅棗或是紅薯等, 不僅味道更好, 而且孩子攝入的營養也更加全面均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