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大波電影來襲!帶娃進影院的必備知識

《三隻小豬》《豬豬俠》《大聖歸來》……隨著暑假的到來, 動畫電影成了熱門, 一撥又一撥的的家長領著孩子走進電影院, 孩子的暑期電影之旅也正式開啟。 有的家長每週都會帶孩子看一場, 有的家長更是在孩子3歲前就領進影院, 這讓小編不得不捏一把汗, 看來真得給媽媽們普及一下觀影知識了!

你知道孩子多大可以進影院看電影嗎?

電影院裡, 3、4歲的小觀眾可不乏少數。 一般媽媽會認為, 當孩子能夠在家中安安靜靜地觀賞動畫片時, 就能帶他去電影院了。 其實, 電影院與家中環境截然不同, 過於刺激的音效和畫面也不利於孩子的聽力和視力發育。

Advertisiment

電影院長時間觀影會損害孩子眼睛

孩子出生後2個月只有大體融像, 精確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續到5歲以後, 立體視建立最遲6至7歲才能接近成人。 因此, 5歲以下的孩子仍處於視力發育關鍵期, 眼睛還沒有發育到像成人一樣可以看快速運行的圖像的水準。 5歲前寶寶正處在視覺發育的關鍵期, 視力不完善, 融會功能差, 立體視也不完全, 長時間接觸絢麗的影像畫面會讓眼部疲勞。

過大的音效影響孩子聽力

關於聽力的安全界限, 國際標準為:在90分貝的噪音環境中不超過24小時, 如果是120分貝則為3分鐘, 3分鐘以上就會造成聽力損傷。 現在很多電影院都是小型放映廳, 音效有時高達120分貝,

Advertisiment
在這樣的環境中, 孩子的聽力肯定會受到影響。

此外, 孩子的耳朵非常敏感, 不能分辨真的聲音和做出來的音效, 對聲音沒有距離感, 如果音效過大會讓孩子非常害怕。

爸媽這樣做才對

1. 5歲以內的孩子:不建議帶孩子進電影院, 家長可以給孩子買DVD看動畫片、兒童電影, 讓他分辨出真實與虛幻的環境, 看20分鐘左右讓眼睛休息一下。

2. 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到影院觀影, 但家長應事先瞭解影院的分貝狀況, 如果孩子在影院裡感到不舒服, 應馬上帶孩子離開。

孩子可以看3D電影嗎?

國產電影《大聖歸來》引爆暑期觀影潮流, 國內3D銀幕陡增, 連不少兒童動畫片、大電影都推出了3D版本。 有些媽媽認為3D電影效果非常逼真, 就想帶孩子看3D。

Advertisiment

頻繁觀看3D影像可能影響眼睛正常發育

觀看3D立體電影時, 人的眼睛會不停進行自動調節以適應螢幕上的內容, 因此非常容易引起視疲勞, 長時間觀看3D電影還可能出現頭痛和視力模糊等情況。 而學齡前兒童尚處於發育階段, 眼部結構相對成年人來說更為脆弱, 所以出現不適的可能性更大。

3D眼鏡回收再利用可能傳播眼疾

電影院對使用過的3D眼鏡通常都沒有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 很容易傳播皮膚病及眼疾, 甚至可能導致觀眾的前額生皰疹, 而且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它們不會影響視力。

爸媽這樣做才對

1. 眼科專家一般都建議6歲以下兒童儘量少看3D電影, 即使要看也不要坐得太靠前。

2. 觀看一段時間後應該摘掉3D眼鏡,

Advertisiment
讓眼睛休息一下。

3. 提醒孩子觀影時自覺眨眼, 緩解眼部疲勞。

帶孩子觀影 找合適影片

暑期檔大片輪番上映, 許多不明影片內容的家長會帶著孩子前去觀影, 孩子被電影嚇哭的事情時有發生。

大片不利於兒童發育

對於兒童, 尤其是學齡前兒童, 畫面過於炫目和音效過於震撼, 也不利於其視力和聽力發育, 而如果電影裡有一些恐怖、成人化的鏡頭和情節, 更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孩子太小會影響別人觀影

有些父母看電影太投入, 不管孩子在幹什麼。 孩子有時不愛看或看不懂電影時, 就在影院裡與其他小孩聊天, 甚至嬉鬧追逐, 嚴重影響別人觀影。

爸媽這樣做才對

1. 在帶孩子觀影前, 可以先通過報紙、微博、網路等管道瞭解劇情內容、影評等資訊。

Advertisiment

2. 還應先瞭解包括兒童影片在內的國外分級標準, 再決定是否帶孩子觀看。

3. 家長在帶孩子進入影院觀影之前, 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 告訴孩子在影院內不能大聲說話、來回走動等。 一旦孩子能夠較好地遵守觀影紀律, 家長也要適當、及時給予獎勵, 培養孩子文明觀影的習慣。

帶孩子看電影 是一場親子教育

有的家長把觀影當成是帶孩子消磨時光的過程, 有的媽咪則希望通過觀影讓孩子“長見識”。 看一場電影, 除了休閒娛樂, 還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收穫嗎?

看電影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 愛因斯坦有言“電影作為一種對人類精神幼年時期的教育方法, 是無與倫比的。 因為電影可以使思想劇情化, 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式更容易為兒童所接受和理解”。

如今,國內已有開展“電影課”的實驗。愛家,愛生命,愛朋友,愛追夢,愛青春,從陪孩子看電影開始。

《綠野仙蹤》——童真活力又不乏教育意義

主人公桃樂絲誤入迷幻仙境,她要到綠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師尋找回家的辦法。路上,她遇見了想要頭腦的稻草人、想要一顆心的錫皮人和想要膽量的獅子,於是他們結伴而行,一路上他們戰勝種種艱難險阻,最終如願,桃樂絲也回到了簡陋卻溫暖的家裡……

《綠野仙蹤》屬於經典影片,處處流露著童真與活力,充滿了神奇有趣的童話角色和歡快的歌舞場面,給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馳騁。這其中有友誼,有勇氣,有恒心,賞心悅目的同時不乏教育意義。

《小豬寶貝》——全家一起觀看的溫情片

故事講的是小豬發現自己會被殺掉做食物的結局後努力要去改變命運,它認真向牧羊犬大媽學習牧羊本領,不僅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牧羊小豬”,還獲得了牧羊大賽的優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相信每個人都能從影片中得到樂趣,片中可愛的小豬寶貝著實招人喜愛,它不畏困難、迎面挑戰的勇氣也著實讓人為之感動。這只善良、執著、可愛的小豬,將會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樂趣。

……

如果我們把電影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和溝通內容,建議父母這樣做:

1. 事先瞭解電影的內容和有價值的討論點。如果父母能提前看過當然是最好的途徑,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朋友介紹或者網路資料的查找。

2. 觀看電影時,不要打擾孩子。很多媽媽在孩子觀影過程中“粗暴”地打斷孩子,急切地想跟孩子做溝通教育,“寶寶喜不喜歡豬豬俠?為什麼喜歡?”“看小豬多勇敢,你也要像它那樣”……要知道,在孩子正入迷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對孩子進行說教是很“愚蠢”的。

媽媽在觀看電影時,需要做的是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比如他在哪些環節時表現出遺憾、害怕、緊張或感動的狀態。這些都能讓你找到更多的線索進行溝通。此外,我們自己需要理解電影傳遞的人文思想,一般來說,只有能打動我們的,才有可能打動孩子。我們可以記錄電影中出現的經典語言。這些往往能給孩子極大的動力和影響,有品質的語言價值遠遠超過空洞的說教。

3. 觀影后討論,真正電影親子教育的開始。

事件討論:對電影中出現的事件他的看法是什麼?如果是他在其中,會如何處理?他覺得最難的地方,最好的地方,最有意思的地方。

人物討論:他清楚電影中的人物關係嗎?他最喜歡哪個人物?最不喜歡誰?對誰沒有感覺,為什麼?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

思想討論:主要反映的是什麼內容,他最深受感動的是什麼?最好能用幾個詞來描述,並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

父母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和孩子們討論,但肯定不需要面面俱到,也千萬不能變成說教,更加不要發揮“理論聯繫實際”的特點,總把電影中的故事和孩子的實際生活 學習聯繫在一起。如果這樣,就喪失了讓孩子在別人的故事裡尋找真諦的機會。建議父母在這三種中找到自己最有感受的部分和孩子進行討論。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習慣用這樣的方式,所以父母的有感而發才會帶動孩子,就算是孩子沒有表達自己的想法,也需要父母明確自己的態度。這就是父母對於孩子最大影響,我們在一部電影作品找到自己,往往是被自己已經遺憾的自己。

4. 電影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如果碰上一部孩子特別感興趣的電影,那麼父母可以做的延展就多了。歷史題材的電影可以延展到相關的歷史事件,幫助孩子進行擴展。比如電影《亞瑟王》就能幫助孩子拓展西元4-5世紀的英國文化。在體育題材的電影就可以擴寬對於體育專案的認識等等。

當電影成為了一個成長機會而非簡單的休閒方式時,父母需要操心的地方就多了。其實以上的這些文字需要父母自己的實踐和體會,在第一次做的時候肯定會有不適應,會覺得麻煩。當次數多了,我們會驚奇的發現這件最初看上去複雜的事情現在卻那麼的輕鬆,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同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積累也隨之變得豐厚起來,而電影也變成了學習方式。

乖乖網說說:帶孩子看電影也是一場親子教育,電影教你怎樣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在影片中領悟到真善美,收穫成長。因此,父母需要這樣,在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影片,和孩子一起看電影。 

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式更容易為兒童所接受和理解”。

如今,國內已有開展“電影課”的實驗。愛家,愛生命,愛朋友,愛追夢,愛青春,從陪孩子看電影開始。

《綠野仙蹤》——童真活力又不乏教育意義

主人公桃樂絲誤入迷幻仙境,她要到綠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師尋找回家的辦法。路上,她遇見了想要頭腦的稻草人、想要一顆心的錫皮人和想要膽量的獅子,於是他們結伴而行,一路上他們戰勝種種艱難險阻,最終如願,桃樂絲也回到了簡陋卻溫暖的家裡……

《綠野仙蹤》屬於經典影片,處處流露著童真與活力,充滿了神奇有趣的童話角色和歡快的歌舞場面,給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馳騁。這其中有友誼,有勇氣,有恒心,賞心悅目的同時不乏教育意義。

《小豬寶貝》——全家一起觀看的溫情片

故事講的是小豬發現自己會被殺掉做食物的結局後努力要去改變命運,它認真向牧羊犬大媽學習牧羊本領,不僅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牧羊小豬”,還獲得了牧羊大賽的優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相信每個人都能從影片中得到樂趣,片中可愛的小豬寶貝著實招人喜愛,它不畏困難、迎面挑戰的勇氣也著實讓人為之感動。這只善良、執著、可愛的小豬,將會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樂趣。

……

如果我們把電影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和溝通內容,建議父母這樣做:

1. 事先瞭解電影的內容和有價值的討論點。如果父母能提前看過當然是最好的途徑,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朋友介紹或者網路資料的查找。

2. 觀看電影時,不要打擾孩子。很多媽媽在孩子觀影過程中“粗暴”地打斷孩子,急切地想跟孩子做溝通教育,“寶寶喜不喜歡豬豬俠?為什麼喜歡?”“看小豬多勇敢,你也要像它那樣”……要知道,在孩子正入迷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對孩子進行說教是很“愚蠢”的。

媽媽在觀看電影時,需要做的是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比如他在哪些環節時表現出遺憾、害怕、緊張或感動的狀態。這些都能讓你找到更多的線索進行溝通。此外,我們自己需要理解電影傳遞的人文思想,一般來說,只有能打動我們的,才有可能打動孩子。我們可以記錄電影中出現的經典語言。這些往往能給孩子極大的動力和影響,有品質的語言價值遠遠超過空洞的說教。

3. 觀影后討論,真正電影親子教育的開始。

事件討論:對電影中出現的事件他的看法是什麼?如果是他在其中,會如何處理?他覺得最難的地方,最好的地方,最有意思的地方。

人物討論:他清楚電影中的人物關係嗎?他最喜歡哪個人物?最不喜歡誰?對誰沒有感覺,為什麼?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

思想討論:主要反映的是什麼內容,他最深受感動的是什麼?最好能用幾個詞來描述,並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

父母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和孩子們討論,但肯定不需要面面俱到,也千萬不能變成說教,更加不要發揮“理論聯繫實際”的特點,總把電影中的故事和孩子的實際生活 學習聯繫在一起。如果這樣,就喪失了讓孩子在別人的故事裡尋找真諦的機會。建議父母在這三種中找到自己最有感受的部分和孩子進行討論。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習慣用這樣的方式,所以父母的有感而發才會帶動孩子,就算是孩子沒有表達自己的想法,也需要父母明確自己的態度。這就是父母對於孩子最大影響,我們在一部電影作品找到自己,往往是被自己已經遺憾的自己。

4. 電影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如果碰上一部孩子特別感興趣的電影,那麼父母可以做的延展就多了。歷史題材的電影可以延展到相關的歷史事件,幫助孩子進行擴展。比如電影《亞瑟王》就能幫助孩子拓展西元4-5世紀的英國文化。在體育題材的電影就可以擴寬對於體育專案的認識等等。

當電影成為了一個成長機會而非簡單的休閒方式時,父母需要操心的地方就多了。其實以上的這些文字需要父母自己的實踐和體會,在第一次做的時候肯定會有不適應,會覺得麻煩。當次數多了,我們會驚奇的發現這件最初看上去複雜的事情現在卻那麼的輕鬆,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同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積累也隨之變得豐厚起來,而電影也變成了學習方式。

乖乖網說說:帶孩子看電影也是一場親子教育,電影教你怎樣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孩子在影片中領悟到真善美,收穫成長。因此,父母需要這樣,在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影片,和孩子一起看電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