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來襲,看專家教你給寶寶潤燥

秋燥來臨, 寶寶往往會出現口唇乾燥、皮膚乾裂、大便幹結等症狀, 那家長該如何給寶寶潤燥呢?今天就簡單給寶爸寶媽介紹幾招在食物上潤燥的方法。

奶類為主, 果蔬為輔

一歲以內的寶寶主食以奶類為主, 其他為輔, 合理搭配科學餵養。 等寶寶長大到一歲以後, 每天的飲奶量也不應低於350ml, 對於超重或是肥胖的寶寶額可以選擇低脂奶或是脫脂奶。 當然, 為了均衡營養也可以選擇嬰兒配方奶。

一歲以後應逐步過渡到正常的一日三餐或三點式飲食模式, 此外, 還可以讓寶寶吃點蛋類、魚蝦及肉類等約100g(二兩)即可。

Advertisiment

主食對寶寶是非常重要的, 它主要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為寶寶的身體發育提供能量。 寶寶的主食應以軟的為主, 可食用少量的綠豆粥、紅豆粥或八寶粥等, 既能補充水分又能為身體提供能量。

水果和蔬菜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及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學物質,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的身體維持平衡, 能避免疾病。 建議寶寶每天食用蔬菜及水果各150g(約三兩), 水果可以選擇在飯後吃, 也可兩餐之前。

不同寶寶的潤燥方法

母乳餵養中的寶寶

正在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通過調節母乳來潤燥,

Advertisiment
所以媽媽就必須調節自己的飲食。 建議寶媽增加新鮮水果, 蔬菜及雜糧的攝入量;在每次哺乳前可喝一小杯水;也可以除了母乳外再給寶寶喝點水。

非母乳餵養中的寶寶(混合或奶粉餵養)

儘量避免不要把配方奶粉沖的太稠或太稀, 要按照奶粉外包裝的說明來調配;在每兩次間適量增加飲水量;適當增加益生菌的攝入, 幫助寶寶的腸道的健康, 增強免疫力。

正在添加輔食的寶寶

均衡寶寶的飲食結構, 讓葷素平衡。 可適量食用紅薯、山藥、土豆等含碳水化合物個纖維素豐富的食物, 少量替代穀類主食, 以達到增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攝入量, 幫助寶寶潤腸通便;可以食用潤燥的食物, 例如百合、冬瓜、胡蘿蔔、堅果等;飲水量增加;注意烹調的方式要多以蒸、燉、清炒為主。

Advertisiment

秋燥季節, 寶媽應適量給寶寶增加含水量高的食物, 例如乳製品、水果、豆製品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