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管護理要點】引流管注意事項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胸腔引流管護理要點對健康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瞭解胸腔引流管護理要點呢?瞭解胸腔引流管護理要點並不困難。

Advertisiment

胸腔閉式引流的目的是將胸膜腔內的積液或積氣排除, 重建胸膜腔負壓。 促使肺複張, 平衡胸腔兩側壓力, 預防肺萎縮及縱隔移位。 胸外科手術後常規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

目的

排出胸膜腔內氣體, 液體, 重建負壓, 使肺複張。

用物

治療車, 治療盤, 治療巾, 消毒水封瓶, 彎盤2只(一底一蓋), 內裝無齒鑷2把, PVP碘棉球3顆(或2%碘酒, 75%酒精棉球各3顆, 紗布一塊), 血管鉗2把, 外用生理鹽水, 開瓶器, 膠布, 別針, 汙物桶。

操作步驟

1, 戴口罩, 洗手。

2, 在治療室內檢查消毒日期, 打開消毒水封瓶包, 檢查水封瓶有無破損, 連接是否準確。

3, 向瓶內倒入外用生理鹽水, 蓋緊瓶塞, 長玻璃管置在液面下, 保持直立位, 並用膠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標記。

4, 將所備用物放置在治療車上,

Advertisiment
推至病人床旁, 向病人解釋取得合作。

5, 正確放置引流瓶, 瓶的位置與胸腔間距60-100釐米。

6, 檢查傷口, 鬆開別針, 注意保暖, 擠壓引流管, 暴露胸腔引流管介面處, 並接彎盤用2把血管鉗夾住胸腔引流管近端。

7, 消毒介面處, 並正確連接引流管。

8, 檢查引流裝置是否正確, 放開血管鉗, 再次擠壓胸腔引流管, 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

9, 妥善固定, 安置病人, 整理用物, 記錄引流液量, 色, 性狀。

注意事項

1, 嚴格無菌操作, 水封瓶每日更換。

2, 任何情況下引流瓶不能高於病人的胸部。

3, 要避免引流管受壓, 折曲, 滑脫及阻塞, 保持引流通暢。

4, 要保持引流系統密封, 胸壁傷口在引流管周圍要用凡士林紗布包蓋嚴密。 如水封瓶破損, 要立即夾註引流管,

Advertisiment
另換水封瓶, 如胸管不斷排出大量氣體時水封管爆破, 不要夾閉胸管, 可立即換一水封瓶, 以免造成氣胸。

5, 如病人呼吸改善引流管無氣體排出, 8小時內引流液少於50毫升, 肺完全複張, 可考慮拔管。

6, 拔管後要觀察病人有無氣急情況, 皮下氣腫或氣胸。

7, 一次性胸腔引流裝置方法同前, 並參考說明書。

護理要點

1,應鼓勵患兒半坐臥位, 使胸腔容積增大, 利於呼吸和引流。 經常做咳嗽和深呼吸動作, 利於胸腔內氣液體的排出。

2,保持水封瓶呈密閉狀態。 水封瓶的長管下端應在水面下2-5cm, 使胸腔保持一定負壓, 避免因長管在水面下太淺引起張力性氣胸, 太深不利於氣、液體排出。

3,妥善固定, 防止水封瓶和胸腔閉式引流管的各銜接處脫落,

Advertisiment
造成氣胸。

4,保持引流通暢, 引流管和導管應無扭曲、受壓、無血凝塊堵塞, 引流通暢時水封瓶中的長管的水柱應上下波動。 如無波動表示引流不通, 應檢查原因及時處理。

5,注意水封瓶必須低於患兒胸腔, 搬動患兒時不可高舉瓶子, 應夾閉胸引管, 以免瓶內液體倒流入胸腔, 造成胸膜腔感染。

6,每日更換水封瓶, 保持無菌無污染, 防止逆行感染。

7,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 並準確記錄。

細心呵護, 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