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行為糾正】寶寶氣人招數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行為糾正對寶寶健康極為重要, 那麼如何瞭解寶寶行為糾正?瞭解寶寶行為糾正並不困難。

媽媽們希望寶寶們乖巧聽話,

Advertisiment
但是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調皮的寶寶們經常可以把媽媽們氣的暴跳如雷。 那麼到底寶貝們用的是何妙招呢?這些妙招怎麼就有如此殺傷力呢?媽媽們面對這些招數時, 該如何應對呢?現在小編就來說道說道。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寶寶們有如此功夫, 居然可以把媽媽們氣的七竅生煙, 但是寶寶們確實有此功力。 現在就讓小編來盤點盤點吧。

寶寶氣人招數

第一個招數:狂哭

哭泣是寶寶們的家常便飯, 寶寶們餓了要哭, 渴了要哭, 生病了要哭, 無聊了要哭。 總之, 他們熱衷於哭泣的事業, 仿佛一天不哭就不高興似的。 而哭泣會讓媽媽們感覺到頭疼, 有時候寶寶們的哭泣哭聲驚天動地, 而且無論媽媽們怎麼哄都不起作用。

Advertisiment

第二個招數:把玩飯菜

想讓寶貝們乖乖吃飯, 門都沒有。 寶寶們前一秒可能乖乖的在吞咽, 但是下一秒, 寶寶們卻把嘴巴裡的飯菜吐在地上, 然後還會掩面哈哈大笑, 更有淘氣的寶寶, 可能會把飯菜吐在媽媽的臉上。 為了讓寶寶們吃一口飯, 媽媽們圍著寶寶到處亂轉, 還要承受可能遭遇的唾沫危險, 實在不‘瘋’都不行啊。

第三個招數:隨地大小便

對於寶寶們來說, 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拉粑粑也可以撒尿。 無論父母怎麼教育, 他們還是我行我素, 到了要拉粑粑的時候就使勁拉, 到了要尿尿的時候就尿, 完全不顧時間、地點、人物的限制。 媽媽們面對如此頑童, 真是毫無辦法啊, 怎一個歎息了得。

第四招數:亂扔東西

Advertisiment

孩子們無聊的時候, 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亂扔東西。 媽咪們教訓過後, 不但沒有讓寶寶們改善, 反而讓寶貝更加扔的肆虐。

第五招數:咬人

狗急了跳牆, 寶寶們急了則會咬人。 或許有時候毫無徵兆的, 寶寶們就把人給咬了, 他們不僅咬爸媽, 還咬其他小朋友。 無論爸媽怎麼掌嘴, 怎麼教訓, 寶寶們還是屢教不改, 依然實行咬人的策略。 媽咪們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

寶寶們的這些乖張的行徑往往令媽咪們忙的焦頭爛額, 但是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 媽咪在遇到此事時, 一定要冷靜, 不要發揮喉嚨的威力大聲對孩子呵斥, 而應該耐下心來, 好好教導。

如何糾正

學會使用眼神

在很多時候, 你其實不用開口說話就可以糾正孩子的行為。

Advertisiment
我注意到, 那些調教孩子的高手們用一個不滿意的眼神就能制止孩子的行為, 同時又不損害孩子的自我形象。 這種眼神向他表示:“我是認真的。 ”在調教了八個孩子之後, 瑪莎已經能夠隨心所欲地使用眼神:頭稍稍側過來, 露出探究的眼神, 加上適當的面部表情和語氣, 向孩子傳遞這樣的資訊:“我不喜歡你正在做的事情, 但我內心仍然和你親近。 我知道你比我更清楚該怎麼做。 ”你應該記住, 你的眼神會向孩子透露出你的真正想法和感覺。 如果你對孩子感到氣憤或輕蔑, 孩子會從你的眼神中看出來。 如果你們夫妻倆或者其中一方意識到發生了這種情況, 那麼你就必須為你這種用眼神傳遞給孩子尖刻表情的做法向孩子道歉。
Advertisiment
你應該確保你對孩子發出的制止信號、制止聲音阻止的是他的行為, 而不是孩子自尊心的增長。 你的孩子應該懂得, 你不滿的是他的行為, 而不是他本人。 在使用眼神制止他之後, 應該給他一個擁抱、一個微笑或一個直率的解釋:“我不喜歡你剛才幹的事情, 但我還是喜歡你。 ”

使用特殊的語調

除了要掌握“眼神”之外, 在你必須用口頭的方式向孩子表達觀點的場合, 你還應該專門採用一種特殊的語調。 一位在調教孩子方面經驗豐富的母親告訴我們她的秘訣:“我是一個隨和的母親, 但是我的孩子們能通過我的語調來判斷他們的行為是否越界了。 一天, 我們2歲大的寶寶正在調皮搗蛋, 我們4歲的孩子對他說:‘媽咪說話的聲音已經都那樣了,你就別再給她搗亂了!’”

“不”是很容易說出口的,它不需要費神思考,像條件反射一樣自發地產生,然而又令人痛苦得難以忍受。而對孩子說“不能做”會讓孩子知道更多的道理,而且你也需要進行一番思考才能這麼說,因此你會把它用在真正不能讓寶寶再繼續下去的場合。你使他的身體受到了保護,同時又尊重了他的想法。就我們的經驗來說,孩子對“停下來”的回應比“不行”要好一些,“停下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的行為停止足夠長的時間,讓你能夠想出其他的對策。“停下來”是保護性的,而不是懲罰性的。“不行”會引起情緒上的抵觸,即使是十分倔強的孩子通常也會在聽到“停下來”的命令後馬上停下來,對這個命令進行一番估量,就好像意識到前面有危險一樣。如果先前已經聽大人說過千百遍的“不行”,那麼倔強的孩子常常會把它當作耳旁風。即使是“停下來”這個很管用的命令,如果用濫了,也會失去效力。

提供正面的建議。在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否定的同時,你應該向他提出正面的建議:“你不能拿那把小刀,但是可以去玩皮球。”你應該用有說服力的表達來讓孩子接受你“可以做”的建議,從而緩解“不能做”的命令所帶來的緊張。你用平常的口氣對他說“你不能橫穿馬路”,然後再耐心地說明“你可以幫媽媽來打掃人行道”。每個媽媽都會掌握一些有創意的辦法來說服孩子。

避免讓孩子起念頭。當你帶著你的孩子去一個玩具商店買一份禮物時,你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你正在使自己置身於一場衝突當中,你的孩子很可能想要買店內的每一樣東西。為了避免不得已地對他說“不行,你不能要那個玩具”,在你們進店之前,你就應該讓他明白你們來這裡是為了買禮物送給朋友,而不是為了給他買玩具,這樣就能讓他不動想要買玩具的念頭。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我們4歲的孩子對他說:‘媽咪說話的聲音已經都那樣了,你就別再給她搗亂了!’”

“不”是很容易說出口的,它不需要費神思考,像條件反射一樣自發地產生,然而又令人痛苦得難以忍受。而對孩子說“不能做”會讓孩子知道更多的道理,而且你也需要進行一番思考才能這麼說,因此你會把它用在真正不能讓寶寶再繼續下去的場合。你使他的身體受到了保護,同時又尊重了他的想法。就我們的經驗來說,孩子對“停下來”的回應比“不行”要好一些,“停下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的行為停止足夠長的時間,讓你能夠想出其他的對策。“停下來”是保護性的,而不是懲罰性的。“不行”會引起情緒上的抵觸,即使是十分倔強的孩子通常也會在聽到“停下來”的命令後馬上停下來,對這個命令進行一番估量,就好像意識到前面有危險一樣。如果先前已經聽大人說過千百遍的“不行”,那麼倔強的孩子常常會把它當作耳旁風。即使是“停下來”這個很管用的命令,如果用濫了,也會失去效力。

提供正面的建議。在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否定的同時,你應該向他提出正面的建議:“你不能拿那把小刀,但是可以去玩皮球。”你應該用有說服力的表達來讓孩子接受你“可以做”的建議,從而緩解“不能做”的命令所帶來的緊張。你用平常的口氣對他說“你不能橫穿馬路”,然後再耐心地說明“你可以幫媽媽來打掃人行道”。每個媽媽都會掌握一些有創意的辦法來說服孩子。

避免讓孩子起念頭。當你帶著你的孩子去一個玩具商店買一份禮物時,你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你正在使自己置身於一場衝突當中,你的孩子很可能想要買店內的每一樣東西。為了避免不得已地對他說“不行,你不能要那個玩具”,在你們進店之前,你就應該讓他明白你們來這裡是為了買禮物送給朋友,而不是為了給他買玩具,這樣就能讓他不動想要買玩具的念頭。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