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推車選擇】選推車指標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進行好的寶寶推車選擇?寶寶推車選擇有幾項重要指標。 寶寶推車選擇都要注意些什麼?

寶寶推車選擇

Advertisiment

嬰兒的骨骼柔軟, 背部肌肉也缺乏力量, 支持能力不足。 出生6個月以內的孩子, 如果坐的時間過長, 不僅可能駝背或脊柱側彎, 還會影響內臟器官發育。 養生之道網小編總結了以下有關8個月下bb最好選用床式推車的知識, 願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8個月以下寶寶, 最好選用小床式推車

足月出生的嬰兒, 出生後第四個月, 才能在扶持下短時間坐一下;5個月時, 能抱著坐在大人膝蓋上一會兒;

6個月時, 如果孩子獨立坐著身體會向前傾, 要用手支撐;7個月時, 終於能獨立地坐一會兒。

所以, 8個月以下的寶寶, 最好選用小床式推車, 而且車體的折疊處不要有凹凸, 不能太軟或太硬。

如果父母選用這種軟靠背的推車, 也要在孩子1歲以後使用,

Advertisiment
孩子坐的時間長了也要經常抱出來, 讓孩子學學走路, 適當活動。

過早坐推車, 可能導致脊柱變形

兒童醫院骨科教授覃佳強說, 一定要根據嬰幼兒的生理特點來選擇推車。 剛能獨立坐片刻但仍不能久坐的嬰兒, 過早坐在推車裡, 除了會造成缺氧外, 還可能導致脊柱發生變形。

“而嬰兒推車一般在戶外使用的時間較長, 但6個月以下嬰兒往往還不能自己坐穩。 當推車碰到不平路面時, 就會發生左右搖晃, 對嬰兒造成傷害。 ”覃教授說。

此外, 嬰幼兒頭部是身體的1/4, 頭部與身體其他部位相比又特別重, 而顱骨卻又薄又軟, 囟門尚未完全閉合, 加之腦血管也非常地脆弱, 特別容易被外力損傷。

關鍵指標

1.外露開口管子、危險夾縫、孔、開口及擠夾點、銳利邊緣和尖端。

Advertisiment
為了避免對兒童的身體造成傷害, 標準規定推車可觸及區域內不能夠有外露的開口管子存在, 無對身體造成傷害的危險夾縫, 無對身體造成傷害的活動部件間的間隙, 不應出現可觸及的危險銳利邊緣和危險銳利尖端。

2.臥兜的最小內部高度。 對於臥式推車, 為了避免兒童躺在臥兜內時滑出來, 標準規定對於內部長度≤800mm的臥兜:在縱向中心線處往兩端170mm以內的範圍, 內部高度≥150mm;在該範圍以外其他任一點上的內部高度≥100mm。 對於內部長度>800mm的臥兜:在縱向中心線處往兩端180mm以內的範圍, 內部高度≥180mm;在該範圍以外其他任一點上的內部高度≥130mm。

3.座兜的坐墊與靠背的角度和靠背的高度。 對於坐式推車,

Advertisiment
由於兒童的身體比較柔軟, 處於發育階段, 為了避免因坐墊與靠背的角度過小或靠背高度過低, 而影響兒童乘坐的舒適性, 對兒童的腰、脖子、背等造成損害, 標準規定坐墊與靠背之間的夾角α按坐墊與靠背角度的測量進行測試, 應符合:坐席95°

4.制動裝置。 為了避免當兒童乘坐時車輛出現自行移動而造成危險情況的出現, 標準規定:
(1)車輛應安裝有制動裝置, 站立於手把一側的使用者應可以操作此裝置。 如手把可以換向, 則車輛前後兩端都應安裝制動裝置。
(2)若制動裝置或其操作機構在兒童可觸及區域內, 應設計成不能被兒童操作。
(3)按車輪移動有效性測試時, 車輛的最大的移動量應≤90mm。 (4)按標準規定面向上放於斜坡、面向下放於斜坡、垂直置於斜坡測試時,

Advertisiment
車輛應能在斜臺上保持靜止≥1min。

5.折疊鎖定裝置。 為了防止當兒童乘坐時, 車輛意外折疊而對兒童造成夾傷, 標準規定車輛至少應裝有一個折疊鎖定裝置, 且釋放鎖定裝置時應具備兩個獨立動作並且作用在兩個獨立機構上;或需要兩個連貫動作, 且當執行第二個動作時第一個動作應在被保持的狀態。 且經過折疊機構鎖定裝置可靠性測試時, 鎖定裝置不應松脫, 車輛不應折疊。

6.束縛系統的強度。 為了保證兒童乘坐時不會從車體上滑落, 不會因為寬度過小而勒住身體, 造成傷害。 標準規定推車應裝有永久性的安全帶系統, 至少包括一組腰帶和一根胯帶。 腰帶和胯帶寬度應≥20mm。 肩帶寬度應≥15mm。 安全帶系統強度測試時,安裝點應無破損、變形、鬆動或撕裂現象。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安全帶系統強度測試時,安裝點應無破損、變形、鬆動或撕裂現象。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