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培養寶寶自製力】寶寶自製力加強

養生之道網導讀:

爸媽一定想知道如何培養寶寶自製力, 如何培養寶寶自製力有很多種方法, 但是有一些重點, 教大家如何培養寶寶自製力/

Advertisiment

如何培養孩子自製力

自製力是一種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 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 神經纖維尚未全部髓鞘化, 傳遞的神經行動容易泛化, 不夠準確, 因此會常表現出自製能力比較弱。 比如說:媽咪不讓孩子飯前吃零食, 孩子也知道, 但當他看到香噴噴的點心和甜甜的巧克力時, 禁不住美味的誘惑;趁媽咪不在家就拿來吃了, 到吃飯時就不能好好吃飯了。 又比如:孩子去了醫院, 在路上, 他答應媽咪看病時不哭。 但當醫生把聽診器放在他的前胸時, 他又哇地哭了出來。 孩子的這些行為都說明, 他們並非有意和大人過不去, 而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

孩子慢慢懂事,

Advertisiment
而你也需要懂得更多管理他們的“戰略戰術”。 有時候你需要在關鍵時刻學會“喊停”, 以便在他們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之前, 及時地制止他們犯錯。 不過你會發現, 很多時候你的“喊停”毫無效果。 其實只要父母掌握了“喊停”的技巧, 它就能大大地幫助你的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種技巧, 從孩子1歲起就可以開始慢慢培養了。

如果你掌握了“喊停”的技巧, 就能大大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一次不良行為, say stop

明確地界定不良行為, 對不良行為的懲罰應當及時。 當孩子第一次出現不良行為時, 必須及時制止, 並說明理由。 而不是在孩子幾次行為之後才予以懲罰。 給孩子一個關於“不被允許的行為”的清晰概念。

例如:幼兒開始學習自己吃飯時,

Advertisiment
可能用勺把碗裡的飯菜弄得到處都是。 父母應當在幼兒出現這種行為時就予以糾正, 而不是感到好笑。 如果在幼兒已經形成這種壞習慣後再糾正, 會造成幼兒的迷惑:為什麼被允許的行為又被懲罰了?他們到底要我做什麼?懲罰的原則是“對事不對人”, 避免人身攻擊以使孩子陷入自卑。 在對孩子懲罰時, 應明確告知, “你這件事做得不對”或“我不喜歡你那樣做”。 不要對孩子說:“你就是這樣的, 死不改悔。 ”“你是個壞孩子。 ”“你從來不聽話。 ”這樣容易導致孩子把懲罰歸結為自身的原因, 而不是做錯事的原因。

“喊停”的意義:

對孩子的自製力, 不應消極地等待它能樹大自然直, 務必從小積極培養。 首先應建立一套家庭規範。

Advertisiment
父母應以一致態度對待孩子, 使孩子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 什麼事情不允許做。 有規可循, 孩子才能逐步建立起抑制不良行為的能力。 也許開始培養時, 孩子並不一定完全理解某種做法的道理, 而是單純地反射。 如:父母不許孩子玩火柴, 每當孩子拿起火柴時, 就受到不能玩這個的約束, 久而久之, 看到火柴就不動手了, 但對於火柴燃燒, 玩火很危險的道理卻還不甚瞭解。 隨著年齡增長, 在培養孩子樹立約束自己準則的同時, 要讓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 及時進行道德教育。

當孩子做出了一些缺乏自製力的事情時, 如:打壞東西, 弄髒了衣服等等, 父母應當允許孩子的這種反應, 耐心對他講明道理, 不宜以粗暴的方式對待有過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否則使孩子產生了反抗情緒, 反而起不了教育作用。

就像是體育訓練一樣, 比賽若不是進入緊要關頭, 教練是不會輕易喊停的。 他們借助“喊停”, 來進行心態的調整和獲得扭轉局勢的機會。 這也正是父母們“喊停”的目的所在——把握時機, 先發制人地讓孩子及時約束自己的行為並調整好心態。

“喊停”的三大誤區:

1.“喊停”不及時。 你最好多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 捕捉到某些“預兆”, 譬如他伸手要打小夥伴, 開始提高嗓門說話, 或者開始扔東西等等。 如果你及時並且恰到好處地喊停, 完全可以及時阻止這種行為的發生。

2.把“喊停”作為一種懲罰。 從時間上來說, “喊停”並不是對孩子做出錯誤行為以後採取的一種懲罰。 有些父母把發洩自己情緒的大喊大叫誤以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有效懲罰。

3.無法提出對策。如果你發現你的“喊停”無法阻止某種行為的萌發,或者孩子常常徘徊在犯同樣錯誤的邊緣,那麼你就不只需要阻止,而應當進一步提出對策進行干預了。

“喊停”的最佳時機:

1、給予適當的警告。當你發現孩子即將失控的時候,可以說:“我發現你嗓門提高了,我知道你開始想要扔東西了。不過我警告你,請你馬上停止!”

2、如果你的警告沒有起作用,那麼就要想法主動讓孩子冷靜下來。對此,不同孩子不同時候不同事件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回平衡,而有的卻會因此而情緒低落。但是不要對孩子的消極反應太過於擔心,只要脫離了剛才令他激動的事件與環境,他們就容易平靜下來。你可以引導它把注意轉移到另一件可以讓他感興趣的事情上去,比如一件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教給他一個他感興趣的新遊戲。

3、鼓勵孩子保持優良的行為習慣。必須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是被關注著的;當他做得對,做得好的時候,會受到表揚和鼓勵。當孩子掌控好自己的行為時要加以讚揚。當他平靜下來,你應當適時地誇獎一下他:“很好,這樣就對了,很高興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你必須提高注意,以便及時地誇獎他,從而使這種行為保持下去並成為好習慣。

重點

1、父母要為寶貝做出榜樣

培養寶貝的自製力,並非父母口頭上講道理就行,應具體教他。例如,帶寶貝去商場購物時,抗誘惑力差的寶貝見了玲琅滿目的商品,可能會對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父母應該幫助寶貝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東西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設法糾正寶貝見什麼要什麼的不良習慣,養成寶貝不為外物所動的自製力。寶貝經過一次次的“失望”,自製力就會逐漸提高。

2、運用“社會認知提示法”,使寶貝自覺遵守規範,抵抗外界的誘惑社會認知提示法是指在社會性認識(如人際關係、行為規範、道德法律等)上給寶貝以提示和教育, 使寶貝能夠時刻想到他應該遵守的社會規範或行為準則。例如帶寶貝去超市,為防止寶貝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要,這時,我們就可以在超市門口對寶貝進行社會認知提示:“咱們說好了啊,你的東西已經很多了,今天我什麼都不給你買,你只看看就行了。假如你看上了什麼東西,回家後咱們好好商量一下再來買。”

悉心呵護健康成長。

有些父母把發洩自己情緒的大喊大叫誤以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有效懲罰。

3.無法提出對策。如果你發現你的“喊停”無法阻止某種行為的萌發,或者孩子常常徘徊在犯同樣錯誤的邊緣,那麼你就不只需要阻止,而應當進一步提出對策進行干預了。

“喊停”的最佳時機:

1、給予適當的警告。當你發現孩子即將失控的時候,可以說:“我發現你嗓門提高了,我知道你開始想要扔東西了。不過我警告你,請你馬上停止!”

2、如果你的警告沒有起作用,那麼就要想法主動讓孩子冷靜下來。對此,不同孩子不同時候不同事件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回平衡,而有的卻會因此而情緒低落。但是不要對孩子的消極反應太過於擔心,只要脫離了剛才令他激動的事件與環境,他們就容易平靜下來。你可以引導它把注意轉移到另一件可以讓他感興趣的事情上去,比如一件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教給他一個他感興趣的新遊戲。

3、鼓勵孩子保持優良的行為習慣。必須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是被關注著的;當他做得對,做得好的時候,會受到表揚和鼓勵。當孩子掌控好自己的行為時要加以讚揚。當他平靜下來,你應當適時地誇獎一下他:“很好,這樣就對了,很高興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你必須提高注意,以便及時地誇獎他,從而使這種行為保持下去並成為好習慣。

重點

1、父母要為寶貝做出榜樣

培養寶貝的自製力,並非父母口頭上講道理就行,應具體教他。例如,帶寶貝去商場購物時,抗誘惑力差的寶貝見了玲琅滿目的商品,可能會對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父母應該幫助寶貝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東西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設法糾正寶貝見什麼要什麼的不良習慣,養成寶貝不為外物所動的自製力。寶貝經過一次次的“失望”,自製力就會逐漸提高。

2、運用“社會認知提示法”,使寶貝自覺遵守規範,抵抗外界的誘惑社會認知提示法是指在社會性認識(如人際關係、行為規範、道德法律等)上給寶貝以提示和教育, 使寶貝能夠時刻想到他應該遵守的社會規範或行為準則。例如帶寶貝去超市,為防止寶貝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要,這時,我們就可以在超市門口對寶貝進行社會認知提示:“咱們說好了啊,你的東西已經很多了,今天我什麼都不給你買,你只看看就行了。假如你看上了什麼東西,回家後咱們好好商量一下再來買。”

悉心呵護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