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的前半生》對待孩子寫作業,羅子君和淩玲你站哪邊?

最近《我的前半生》大火, 羅子君老公出軌也一度上了熱搜。 不過美媽今天要說的不是夫妻情感生活, 而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就比如孩子最常見的寫作業問題, 羅子君和淩玲就有不同的理解:

淩玲在教育上非常上心, 對孩子的要求也比較好高。

不僅總是陪著做作業, 還會耐心的跟孩子講道理, 直到他明白為止。

而羅子君卻比較鬆散一些, 她認為孩子就要有孩子的樣子, 沒必要超前學習。

兩人的孩子都只有一年級, 然而兩個媽媽的做法卻截然相反。 生活中, 媽媽們對孩子學習和作業的態度, 也會分成這兩類。

Advertisiment

淩玲:現在不努力, 將來沒出息

不少媽媽認為學習要從娃娃抓起, 現在不努力, 將來就要落後於他人, 沒工作、沒房子、沒愛情。 所以必須就要認真學習, 甚至為了超過別的孩子, 早早讓孩子接觸更高年級的課程。

羅子君:學什麼要根據年齡來定

這類媽媽覺得, 孩子應該享有快樂的童年, 沒必要給孩子太多的學習壓力。 另外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制定學習方案, 到了年齡才學習相應的知識, 決不提前教育。 而美媽也偏向于這條。

早些讓孩子接觸高年級的知識, 可以提高他知識儲備, 起點比別人高一些, 處在一個優勢地位上, 但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1.很多提前學的知識或者技能, 在孩子長到一點年齡後可以輕鬆學會,

Advertisiment
這種刻意超前和加速的發展, 會讓孩子付出太多努力和精力, 從而失去多方面發展的機會, 比如社會交往能力, 運動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等等。

2.總是讓孩子學習超出能力範圍的東西, 他們會有一種挫敗感, 覺得自己是笨蛋;而且不理解的死記硬背, 不僅扼殺了智慧還磨滅了他們的興趣, 覺得學習一點也不好玩, 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

3.如果爸爸媽媽們總是急於求成, 使用各種強制的手段讓孩子學習, 那麼他們的興趣會被壓抑並且終日處於緊張焦慮的情緒中, 時間久了非常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4.這種提前學習只能暫時領先, 並不能持續多久。 這是因為很多知識需要一定的重複訓練, 才能穩定下來,

Advertisiment
提前學習勢必導致基礎不穩固, 後勁不足, 現實生活中後來居上的例子不計其數。

媽媽們沒必要給孩子太多的學習壓力, 越是小的孩子越要教他們如何做人, 教他們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至於那些將“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掛在嘴邊的家長, 捫心自問一下, 你真的沒有一點私心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