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飯桌教育”不可取 弊大於利

由於工作忙, 家長都“抓緊時間”教育孩子, 於是, 都選擇在吃飯的時候跟孩子進行教育, 飯桌教育不僅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 反而孩子的食欲越來越少了, 吃飯時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弊大於利!

很多家長都愛在吃飯時給孩子進行說教, 絮絮叨叨說個沒完, 卻沒發現孩子越吃越慢, 越吃越少, 到最後一提吃飯就滿臉的不情願!這是怎麼回事?都是“飯桌教育”惹的禍!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情景重播

小明今年3歲, 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 但是媽媽最近發現明明一到吃飯時間就躲躲藏藏, 有幾次不是說不餓不想吃,

Advertisiment
就是很快地隨便吃幾口就說吃飽了。 媽媽很擔心小明是得了挑食厭食的疾病, 因此向老師瞭解情況。 但是據老師反映, 明明在幼稚園時表現良好, 吃飯也很香, 每次都幾乎是把飯菜吃得乾乾淨淨的, 並不存在家長反映的問題。 那究竟明明的情況是怎麼一回事呢?

由於工作忙, 家長都“抓緊時間”教育孩子, 於是, 都選擇在吃飯的時候跟孩子進行教育, 飯桌教育不僅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 反而孩子的食欲越來越少了, 吃飯時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弊大於利!

“飯桌教育”

其實像小明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 寶寶表現得不愛吃飯, 其實與其身體健康問題沒有關係, 更多的是家長給孩子的一種心理壓力讓寶寶“吃不消”。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日常工作繁忙, 一般都只是在吃晚飯的時候能夠有比較多時間的和寶寶溝通, 因此家長會抓緊這個時間問寶寶今天表現怎樣, 或者大說道理。 家長認為這種“飯桌教育”, 在吃飯的輕鬆環境中, 教育效果能夠事半功倍, 但其實孩子並不喜歡家長在飯桌上說教。

吃飯本是溫馨愉悅的氣氛, 但是家長利用這個時間來說教, 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大, 情緒低落, 父母的責問、訓斥會使得孩子精神壓力緊張, 食欲也就消退, 長此如此很容易會形成不良的條件反射, 使得孩子一到吃飯時精神就特別緊張, 長久很容易產生厭食症, 或者產生心理上的疾病, 對於親子關係來說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 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場合,

Advertisiment
選擇合適的時機。 飯桌並不是說教的好時機, 家長應該要儘量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進餐氣氛, 這樣才能讓孩子吃得開心, 吃得舒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