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慰藉物”何去何從,請讓孩子作主

寶寶一歲以後, 行動較以往自由, 獨立性也增強了, 他們的見識越來越廣。 然而, 幼小的孩子, 面對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會害怕、與親人分離會焦慮、在陌生環境中會緊張。 這些生活中令他們不安的因素, 自然而然引導他們為自己尋找一個私密的夥伴, 那就是慰藉物。

女兒兩歲左右開始, 每晚入睡前都會把墊在腦袋下面的小枕頭扯過來抱個滿懷, 起初, 我們並不明白她的用意, 趁她入睡後就把枕頭放回原位。 誰知, 半夜或清晨一看, 小枕頭又被她抱住了, 日日如此。 初為人母, 對於孩子成長中出現的一些現象,

Advertisiment
並不很懂。 出於母愛本能, 我不忍心奪她所愛, 便又給了她一個新枕頭, 原先的小枕頭專門給她用於睡覺時抱抱。

當時的我覺得那只小枕頭很神奇, 我曾經把它翻來覆去地看。 這是一隻十分樸素的枕頭, 沒有亮麗的色彩, 沒有任何圖案, 白色枕芯、淺黃色枕套, 僅此而已, 可卻是女兒的至寶。 我試著拿漂亮的枕頭跟她換, 她絲毫不為所動。

有一次, 不明就裡的保姆把枕頭洗了。 睡前, 有媽媽陪伴, 女兒暫時忘記了小枕頭, 可半夜醒來, 找不到小枕頭的她嚎啕大哭, 無論怎樣都撫慰不了, 直到把小枕頭從陽臺收進來遞到她手中, 才恢復平靜。

原來, 這是女兒的慰藉物!

我震驚小枕頭對女兒的巨大影響, 同時也擔心女兒的過分依戀會不會有什麼不好影響。

Advertisiment
在查閱了一些資料後, 我才明白, 小枕頭是女兒的“慰藉物”, 也稱“依戀物”。 慰藉物是寶寶除了饑餓、乾渴等基本生理需求以外的心理需求。 有研究稱, 約60%的孩子會有自己的慰藉物, 這些物品多半質地柔軟, 或是毛絨玩具, 或是毯子、枕頭、小被子, 因為柔軟的物品能讓孩子感到舒適和安全。

當我得知寶寶依戀慰藉物是正常行為, 便不再疑惑, 決定聽之、任之、善待之。 枕套髒了, 我們徵求她的意見, 她既不同意洗也不同意換。 女兒僅在夜間睡覺時依戀小枕頭, 我們就找個晴好的天氣, 在她起床後趁其不備把枕頭洗曬一番, 晚上睡覺前再偷偷放回小床, 看上去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冬季陽光不給力,

Advertisiment
睡前就用電吹風把僅剩的一點潮濕吹幹。 外出遊玩或走親訪友, 但凡需要在外住宿的, 我們必定會帶上不可或缺的小枕頭。

漸漸地, 小枕頭被女兒去掉枕芯, 縮減成枕套, 每晚只摟枕套入睡, 入睡前的無聊時間, 她會啃咬枕套的邊邊角角, 沒多久, 枕套就變得破破爛爛的, 可這依然不能讓女兒對它有絲毫嫌棄。 我們也一如既往地精心呵護著小枕套:用同一種洗滌劑定期清洗, 讓小枕套始終乾乾淨淨且保持不變的氣味;總是巧妙地把枕套送回小床, 女兒渾然不覺;既便外出旅遊, 女兒也會發現她的好夥伴如影隨形。

不知不覺中, 女兒對慰藉物的依戀開始減弱。 一年以後, 她不再天天抱著枕套入睡, 常常是她已酣然入睡,

Advertisiment
而枕套被踢到了小床的某個角落。 忘了哪一天起, 我們可以當著她的面大大方方地清洗枕套, 並收入箱子。 那時候, 她正上幼稚園小班。

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慰藉物”

幾年後, 無意中, 我在育兒資料中讀到, 慰藉物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過渡性客體”, 它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完美照料者”的替代品。 日常生活中, 父母與孩子難免會有短暫分離, 孩子在接受分離的過程中, 需要用一件東西來替代分離的父母, 並且和這件東西建立相對穩定的關係, 來防禦內心因分離帶來的哀傷。 過渡性客體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孩子可以通過它建立安全感和穩定感, 因此, 對待孩子的慰藉物, 家長不能粗暴干涉, 而應順其自然。 有些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行為,

Advertisiment
認為成天抱著同一件東西是不良嗜好, 進而強制孩子戒掉“壞習慣”, 這樣做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深刻的傷害。

看到這裡, 我不禁慶倖。 數年前, 我只知孩子依戀慰藉物屬正常行為, 並未深入研究該如何對待慰藉物, 是母愛的直覺牽引我跟著孩子的腳步走。 沒想到, 跟著孩子的步伐, 我做對了!

記得有人說過:錯誤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 我想, 是的!沒有一雙父母全知全能, 面對孩子, 我們總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當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 就暫且什麼都不做吧, 或許孩子會告訴我們答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