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急死個人!” 家有磨蹭寶寶如何是好?

一大清早, 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幼稚園, 一家人以“打仗”的節奏緊張地洗漱、吃早餐。 可偏偏寶寶磨磨蹭蹭, 碰上急性子的父母, 更是瞬間就hold不住火氣要催促孩子了。 寶寶到底為什麼磨蹭呢?是先天慢性子還是後天養成的壞習慣?

媽媽困惑:寶寶磨磨蹭蹭 急!急!急!

媽網網友helenbike:孩子磨蹭時如何才能不發火呢?我家孩子現在5歲, 我和孩子爸爸最頭痛的事情寶寶早上喜歡磨蹭。 其實寶寶起床也不算晚, 可就是慢吞吞的。 本身早上的時間就非常緊要上班要上幼稚園, 可經常是嘮叨來嘮叨去, 說多了一點用都沒有,

Advertisiment
反而變成習慣了!但今早我又對兒子發火了, 他很委屈似的。 要怎麼樣去引導他呢?


寶寶早上起床磨磨蹭蹭 家長很著急

媽網網友木義思:女兒3歲前是爺爺奶奶帶著的, 3歲後跟我一起。 我發現女兒做事磨磨蹭蹭, 而且是做什麼事都磨磨蹭蹭的那種。 我想著慢慢教教她, 她就快了, 沒想到一點起色都沒有, 現在都5歲了, 做什麼事都慢, 早上穿衣服、刷牙洗臉、吃飯等等, 都是磨磨蹭蹭, 怎麼教怎麼說都不行, 天天急得我呀!

網友linglingangel:我的孩子現在有個磨蹭的壞毛病, 做什麼事都磨蹭, 比如說叫他來洗臉吧, 喊個四五遍, 連反應都沒有。 弄得我的脾氣也不好了, 總沖著他吼, 雖然事後也知道對他態度不對。 但看他磨蹭, 就越看越來氣,

Advertisiment
誰有不讓孩子磨蹭的好辦法, 也來教教我!

與磨蹭寶寶戰鬥的急性子媽媽絕對不是一個人, 那麼寶寶磨蹭到底是啥原因呢?先來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

寶寶解惑:我磨蹭時是這樣想的

“這些事情我還不熟練!”

解讀:如果寶寶年紀尚小, 自理能力剛剛開始發展, 所說很多事情已經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了, 但是還不是很熟練, 這時候寶寶就會顯得比較磨蹭。 另外, 這個階段寶寶的神經肌肉的活動還不協調, 所以做事的時候要非常緩慢才能做得好, 把持得住。

“動作快一點有什麼好啊?”

解讀:沒有時間緊迫感是寶寶做事磨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 他只是在延續著從前的習慣而已,

Advertisiment
他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


寶寶若抗拒某事就會變得磨蹭 以逃避這些事

“這些事我很抗拒!”

解讀:有些寶寶在入園第一年的時候開始出現磨蹭的情況。 其實這也是孩子的一種小心思--不想去幼稚園。 因為不想去幼稚園, 孩子就可能通過磨蹭來達到不去幼稚園的目的。 這同樣也適用于孩子不願意做的其他事, 例如被強迫去的興趣班、要帶孩子去打針或是逼迫孩子學習等等。

“以前這些都是媽媽幫我的!”

解讀:在育兒過程中, 有些父母常常感到與其讓他自己來做事情, 比如吃飯、洗腳, 還不如成人喂他吃、幫他洗來得快些, 而且更省心, 更省事, 但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並且, 孩子也會因此惰性越來越強, 沒有自理的願望, 對自己沒有責任心。

“我天生就是慢性子……”

解讀: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 他們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 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父母對於孩子的氣質只能接受並因勢利導;再有, 有的孩子天生大氣, 較為成熟, 三思而後行, 做事的過程中想法很多, 所以也會因慎重仔細而動作緩慢, 這樣的效率反倒會非常高。 對此, 家長需要仔細分辨判斷後再對孩子的慢性子進行調理。

支招:寶寶磨蹭 媽媽應該這樣做

從小事開始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果寶寶尚處於自理能力剛剛發展的階段, 媽媽們除了要給寶寶足夠的耐心外, 還需要從小事起一點一滴地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Advertisiment
例如教會孩子如何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等, 讓寶寶先掌握再熟練。 另外, 爸爸媽媽還可以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後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

適當放手 別因為著急而幫孩子包辦

孩子一磨蹭媽媽就著急著要代勞, 這種做法一定要改變。 即使孩子做得慢、做得不好, 也請給孩子一些耐心。 讓他自己去嘗試, 一味的包辦, 寶寶只會更磨蹭。 另外還有一些家長, 甚至連讓孩子自己來的機會都沒有提供, 這就更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 不願自己動手做事, 以磨蹭為“逃避勞動”的手段。


主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讓孩子的作息更規律

主動出擊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還沒有形成時間觀念, 不要把這作為藉口。爸爸媽媽應該主動出擊,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方法很多,比如跟孩子玩“一分鐘”的小遊戲:一分鐘畫畫、一分鐘寫字……和孩子比比看一分鐘時間內誰做得更好。對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讓孩子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該做的是,比如吃飯、洗臉等,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沒完成就不許孩子再繼續,這種小小的“懲罰”能讓孩子形成緊迫感。

規律作息 一起制定時間表

幾點吃飯、幾點玩遊戲、幾點學習、幾點睡覺……和孩子一起來制定一份日常作息的時間表吧。這個時間表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在紙上實實在在寫出來的,然後畫上一些裝飾,把它貼在顯眼的位置。這種充滿儀式性的做法,能讓孩子覺得遵守時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按時做事就變得很重要了。磨蹭的毛病就自然而然改掉了。

不要把這作為藉口。爸爸媽媽應該主動出擊,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方法很多,比如跟孩子玩“一分鐘”的小遊戲:一分鐘畫畫、一分鐘寫字……和孩子比比看一分鐘時間內誰做得更好。對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讓孩子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該做的是,比如吃飯、洗臉等,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沒完成就不許孩子再繼續,這種小小的“懲罰”能讓孩子形成緊迫感。

規律作息 一起制定時間表

幾點吃飯、幾點玩遊戲、幾點學習、幾點睡覺……和孩子一起來制定一份日常作息的時間表吧。這個時間表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在紙上實實在在寫出來的,然後畫上一些裝飾,把它貼在顯眼的位置。這種充滿儀式性的做法,能讓孩子覺得遵守時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按時做事就變得很重要了。磨蹭的毛病就自然而然改掉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