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get 這3招,提高孩子自控能力?

01、今天單位事情很多, 但我早早下班了, 因為我昨天答應小城寶要帶他去游泳, 回到家後, 小傢伙就一直圍著我轉“爸爸游泳, 爸爸游泳”, 記性可真好, 所以, 真的不要忽悠孩子, 孩子記性很好, 對你是那麼的信任。

下樓游泳去嘍, 一路歡聲笑語, 真的好開心。 來到了泳池邊, 好多人, 小城寶恨不得馬上就下水。 但媽媽還沒有從更衣室出來啊, 於是我和小城寶說:“城寶, 我們在這裡等一下, 媽媽來了我再一起下去游泳。 ”

小傢伙默默的點了點頭~(心想, 本大大想快點下水游泳, 你叫我等待...)

結果, 面對這麼大的誘惑, 在岸上等待了幾分鐘,

Advertisiment
老爸對你的表現給到的是滿分。 然後, 回家後, 敲下了今天這篇文章。

▌這件事情, 讓我聯想到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Walter MIschel博士在斯坦福大學附屬幼稚園進行了這個實驗:4歲孩子坐在桌前, 桌上放著一塊棉花糖。

研究員對孩子說:“我現在要離開房間, 如果你在我離開時吃, 只可以吃一塊。 但如果你能等我回來再吃, 我會再給你一塊。 記得哦, 如果你在我離開時吃了一塊, 就沒有第二塊了。 ”孩子點點頭, 然後研究員離開了。

15分鐘後, 研究員再回來。 實驗中, 一些孩子不假思索立即吃掉了第一塊棉花糖, 只有30%的孩子選擇等待, 拿到了第二塊棉花糖。

參加實驗的孩子18歲時, Walter MIschel做了跟蹤調查, 發現那些等待時間長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學業成功明顯超過等待時間短的孩子:他們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平均高出210分。 其他方面也顯示出優勢:社交能力更強、事業成功、家庭和諧、體質指數更勝一籌。

這個實驗讓我們看到了自控力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其實, 隨意觀察一下身邊的人, 都不難發現自控力的重要性。

學霸一般情況自控能力強, 能根據自己制定的計畫, 嚴格的執行,

而學渣們的計畫表基本上是用來安慰自己的。 工作中也是一樣。

▌但多數人是沒什麼自控力的:整天喊減肥, 要練馬甲線, 卻每晚吃零食, 大幾千的健身卡只能使用1/3;很想考高分, 卻不好好複習;很想賺錢, 但卻, 晚上想想千條路, 白天起來走原路.....

02 那麼, 自控力是天生的嗎?為什麼有些人善於自我控制,

Advertisiment
有些人卻做不到呢?

心理學研究證實, 自控力還真是天生的, 它來自大腦前額葉皮質, 由人大腦中的生物能量決定。 不過, 它也是一種“肌肉模型”, 就像我們鍛煉肌肉力一樣, 用進廢退。

有人天生強一些, 但後天不訓練也會退化, 相應地, 就算天生弱, 後期只要訓練跟上, 一樣能變強。 棉花糖實驗也說明了這點, 研究員們發現那些等更久的孩子並不都是天生自控力強, 很多是用了方法, 比如轉身不看棉花糖或者把手坐在屁股下, 讓手不能去拿。

既然自控力可以通過從小訓練增強, 接下來我們就探討一下, 怎樣訓練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03 自控力是內化的能力,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 是“自己主動去控制”

▌怎麼訓練孩子自控能力。

Advertisiment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陳忻女士就推薦了三個利用孩子主動性訓練自控力的好方法:

1、遊戲法:

“請你跟我這樣做”:很多幼稚園老師都會帶小朋友做這個遊戲。 這個遊戲非常適合三歲左右低齡段的孩子, 因為, 三四歲孩子的前額葉皮質發育還不完善, 這時候的自控力訓練更多是實現行為與意志的配合, 遊戲過程中, 孩子要集中精神, 跟著做出同樣的動作, 就是意志控制行為的最佳練習!

“躲貓貓”:另一個遊戲是“躲貓貓”:你會發現, 孩子越小, 越容易暴露目標, 經常自己忍不住就蹦了出來, 大一點的孩子則更沉得住氣, 這就是自控力發育的體現。 經常玩“躲貓貓”遊戲, 對孩子來說, 是一種自控力的充分鍛煉。

Advertisiment
還有“木頭人”、“誰先笑”等遊戲, 效果都不錯。 在遊戲的情境裡, 孩子更樂意主動控制自己。

2、不打斷孩子自言自語

家長們如果有留心觀察孩子, 你會發現, 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會自言自語的講步驟。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解釋了孩子這一行為:這是孩子自控力發展的自然表現, 因為自言自語時他們可以更專注更持久。

孩子通過自言自語重複步驟, 既有助於他們記住這些步驟, 同時更是把原本需要父母或老師給出的指令, 變成自己可以控制的行為, 所以, 當我們發現孩子做事時自言自語, 千萬不要打斷他們。

3、短暫等待

短暫等待和延遲滿足不一樣, 它給了孩子一個確定的指向, 並且時間相對較短。 很多時候, 我們容易低估孩子的等待能力,因為他們總是表現出馬上就要回饋的樣子,讓我們覺得孩子都是急性子。其實,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一歲到三歲的孩子,慢慢就具備了短暫等待的能力,比如他們能等到別的小朋友玩過後,再玩同一個玩具。

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製造這樣的機會。比如:當孩子請你幫他做一件事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還有事,五分鐘後能幫你,你可以等一會嗎?”;當孩子問你問題時,你不妨說:“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媽媽想一下,你也再思考下,五分鐘後我們來交換答案好嗎?”;當孩子渴望立即得到回應,興奮地要跟你講一件事時,如果你正在忙,大可不必停下手中事轉向他,而是可以讓他稍作等待。

短暫等待不僅能提高孩子自控力,還有很強的現實作用。孩子總歸要進入集體生活,在學校,在社會中,別人不再像爸爸媽媽一樣關注他隨時給他回應,從小練習過短暫等待的孩子適應起來應該容易很多,也更能體諒他人。

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關於孩子自控能力的文章,參考了不少資料,也結合了之前自己教育過程中的一些理念,過濾整合後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我們容易低估孩子的等待能力,因為他們總是表現出馬上就要回饋的樣子,讓我們覺得孩子都是急性子。其實,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一歲到三歲的孩子,慢慢就具備了短暫等待的能力,比如他們能等到別的小朋友玩過後,再玩同一個玩具。

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製造這樣的機會。比如:當孩子請你幫他做一件事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還有事,五分鐘後能幫你,你可以等一會嗎?”;當孩子問你問題時,你不妨說:“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媽媽想一下,你也再思考下,五分鐘後我們來交換答案好嗎?”;當孩子渴望立即得到回應,興奮地要跟你講一件事時,如果你正在忙,大可不必停下手中事轉向他,而是可以讓他稍作等待。

短暫等待不僅能提高孩子自控力,還有很強的現實作用。孩子總歸要進入集體生活,在學校,在社會中,別人不再像爸爸媽媽一樣關注他隨時給他回應,從小練習過短暫等待的孩子適應起來應該容易很多,也更能體諒他人。

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關於孩子自控能力的文章,參考了不少資料,也結合了之前自己教育過程中的一些理念,過濾整合後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