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種方式軟處理孩子逆反心理!效果超贊

隨著孩子一天一天的成長, 父母可能會有這樣的發現:覺得孩子沒有小時候般順服, 漸漸不太願意聽從父母的要求。 例如要他多喝一碗湯, 不成;要他多穿一件外衣, 不易;要他乖乖地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 不願;總之就是變了不會簡簡單單就聽從父母的

若然你正是經歷著以上情況, 就證明了你的孩子已悄悄踏入人生另一個階段, 他開始塑造自己的個性, 對身邊的事物有自己的分析, 且敢於向別人表達自己的喜惡。 只是個性未被琢磨、分析未夠全面, 表達亦欠技巧而已, 所以容易給父母有一種負面的評價。

Advertisiment

有時候為了孩子的安全, 父母非不得要以高壓手段處理他的不聽話的表現, 例如要求他遵守規則過馬路, 然而在一般情況下, 如果父母慣常以硬碰硬的方式處理親子的分歧, 克制孩子表現的話, 雖則或可收到短暫性的即時效果, 但孩子不甘心地就範, 長遠阻礙了他的健康性格發展和損害親子感情。

事實上, 針對孩子的這種表現, 我們可以有三個處理的導向, 第一是孩子的性格本質, 第二是分析事情的能力, 第三是表達意見的技巧。

常見的例子包括‘做錯事不輕易認錯’、‘不肯參與父母所安排的課外活動’、‘回家後不太願意操練有關活動’等。 要處理以上情況, 父母必須先認識孩子的性格和喜好, 有些孩子較容易妥協,

Advertisiment
有些則較堅持;有些很願意接受新挑戰, 有些則很容易放棄;所以先不要把自己孩子與別人孩子的乖巧程度作比較,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很獨特的。

然而, 姑勿論你的孩子是屬於哪一類性格的孩子, 以下幾點也值得父母參考:

給予孩子一定尊重

例如同水準視線的溝通、不要太過動氣地指責他等。 或許孩子有錯不認, 或許他的堅持並不合理, 我們也要讓他感覺到被尊重, 否則就不能讓他明白你的心意。

給予孩子合理選擇

例如讓他自行揀選喜歡的課外活動, 因為孩子愈是能夠參與揀選, 他就愈大機會主動參與。 當然, 年紀小的時候,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作出選擇, 例如讓他二選其一;為免浪費資源, 建議讓年幼的孩子先參加短期課程,

Advertisiment
甚或一些免費試讀班, 才決定添置有關物資;畢竟孩子也正值尋求自己的喜好階段。

平實但堅持的說話方式

這有助親子溝通, 讓孩子較易接收到父母的意見, 能促進孩子明白事情的利弊, 協助提升其分析能力。 緊記一個人的分析能力並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出來, 它需要恰當的消化才能成事, 所以父母必須按孩子的理解能力, 循序漸進地向他解說應當做的事情。

幫助孩子提升表達技巧

當孩子能夠平靜下來的時候, 父母便可以進一步幫助他改善表達意見的技巧, 例如嘗試向父母解釋不喜歡參與某課外活動或當時不肯道歉的原因, 而不要採用那些近乎失控的不滿表達方法。

Advertisiment

把握睡前親子時間

臨睡前的親子時間正是好個時機, 讓父母可以協助孩子整理一下當天的重要生活經驗, 並溫柔地接受父母的教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