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9個月寶寶如何學會自己吃飯

一般7-9個月的寶寶開始有自己動手進食的欲望, 比如喜歡自己捧著奶瓶喝奶、抓餅乾吃等。 父母也應該由此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吃飯的能力。 通過幫寶寶學會自己吃飯, 不僅培養了他獨立生活的能力, 也訓練了他的手功能, 對促進大腦皮層的發育成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那麼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吃飯呢?育兒專家推薦以下幾種方法, 家長們可以試試。

一、 讓寶寶在固定座位吃飯

7-9個月的寶寶大多可以自己坐了, 發育晚點的寶寶也能靠著坐了。 因此, 讓寶寶坐著有東西支撐的地方來餵飯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不僅是讓寶寶坐著吃飯, 而且要讓他每次吃飯時靠坐的地方一致, 最終形成條件發射, 使寶寶明白坐在這個地方就是為了準備吃飯的。

寶寶吃飯的座位一般宜選擇在小推車上或者嬰兒專用餐椅上, 爸爸媽媽可以選一處作為寶寶吃飯的地方。 這時的寶寶對吃飯的興趣是比較濃的, 一看到奶瓶、小碗或者飯菜, 就會表現比較強的求食欲望, 也不會在乎坐在什麼地方了, 所以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訓練寶寶坐在規定的地方吃飯比較容易。 如果到了1歲以後再培養這種習慣就晚了點。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會表現得越來越活潑好動, 對許多食物感興趣, 要讓他安靜地坐在一個地方吃飯就不會那麼容易了。

Advertisiment
因此, 為了讓寶寶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最好在7-9個月就開始培養寶寶定點吃飯的好習慣。

二、讓寶寶練習用勺子吃東西

寶寶在這個年齡階段要開始聯繫用小勺吃東西了。 主要是因為寶寶添加的輔食很多是固定狀的, 不方便用瓶子喂, 所以就碰上了用勺子喂的問題。 為了使寶寶能順利地添加輔食, 吃上固體食物, 練習用勺子吃東西對寶寶很重要, 這也是為日後能順利斷奶打基礎。

用勺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 寶寶往往不習慣, 以往只要嘴唇一吸東西就到嘴了, 而現在卻要面對一勺硬乎乎的東西, 且不說食物的味道和質地發生了變化, 光是勺子本身就足以讓他反感。 有些寶寶剛開始會把喂進去的食物又用舌頭頂出來,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看到這種情況往往以為寶寶不願意吃, 只不過他的舌頭不靈活, 不好使而已。 出現這種情況不要緊, 可以讓寶寶慢慢適應, 在每次餵奶前先試著用勺子喂些食物, 或在吃飯時順便喂些湯水, 時間一久, 寶寶就習慣了, 便逐漸接受勺子了。

三、引導寶寶從杯、碗裡吃東西

從練習用勺子吃東西開始, 寶寶就明白除了奶瓶外, 勺子中也有很多好吃的東西。 現在, 得讓寶寶知道, 不僅勺子, 還有杯子、碗裡也有很多好吃的東西。 當寶寶能從杯子、碗裡接受食物後, 就能讓他慢慢從奶瓶中脫離出來, 接觸更多的食物。

剛開始讓寶寶嘗試時, 可以先給寶寶一隻體積小、重量輕、打不碎又容易拿住的空杯子,

Advertisiment
讓他學著大人的樣子假裝喝東西。 等寶寶有了一定的興趣後, 爸爸媽媽可以每天多鼓勵寶寶從杯子、碗裡喝幾口奶, 寶寶意識到奶也可以來自杯中, 時間一長, 寶寶自然而然就原因接受了。 等寶寶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後, 用杯子喂給他喝。 如果寶寶過了一段時間後又走回老路, 對杯子、碗不感興趣了, 爸爸媽媽可以換一隻形狀、顏色不同的新杯子, 或者換下杯子、碗中的食物, 就會重新引起寶寶的興趣。

四.讓寶寶用手抓東西吃

寶寶7-9個月時, 手的動作越來越靈活, 常常喜歡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 有些家長擔心寶寶的手髒, 會吃下去不乾淨的東西, 或者怕寶寶吃的到處都是, 就輕易剝奪了寶寶用手抓東西吃的權利。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Advertisiment
不僅會打擊寶寶日後學習吃飯的積極性, 也不利於寶寶的生長和發育。

寶寶用手抓東西吃有這些意義:

1, 可以訓練手的技能, 使手的動作更加靈活, 有利於智力的發展;

2, 摩擦牙床, 緩解長牙時長牙的刺痛, 促進牙齒的生長;

3, 培養自己進食的意識和能力, 為日後自食打下良好的基礎;

4, 滿足進食的需求, 品嘗食物帶來的樂趣, 培養良好的情緒, 有利於情感的發展。

有了這麼多的好處, 相信那些禁止寶寶用手抓東西吃的爸爸媽媽就不會再堅持原來的觀點了。 只要在吃飯前把寶寶的手洗乾淨, 就可以讓寶寶嘗試用手抓東西吃。 一般地, 我們把適合寶寶用手抓著吃的食品稱為指捏食品, 如饅頭片、水果片等細而長, 適合寶寶消化能力又容易抓起來的食品。還有各類蔬菜也可以做成手抓食品,如南瓜、土豆、紅薯、蘆筍、胡蘿蔔等整爛後,切成小的長條快,給寶寶食用。

(來源:99健康 適合寶寶消化能力又容易抓起來的食品。還有各類蔬菜也可以做成手抓食品,如南瓜、土豆、紅薯、蘆筍、胡蘿蔔等整爛後,切成小的長條快,給寶寶食用。

(來源:99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