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歲的孩子動手能力差怎麼辦?

Q:我兒子快六歲了, 貪玩好動, 動手能力很差, 在幼稚園的畫畫、折紙、寫字的作業, 一概完不成, 老師就讓家長督促著完成作業。 我在家裡想盡辦法, 也鼓勵表揚他, 也有一些物質的獎勵, 可是他就是不愛做那些功課, 而且做不好時還發脾氣, 怎麼辦呢?

A:這麼小就被扣上了那麼多帽子——貪玩、好動、動手能力差。 試想, 如果單位領導給你也扣些帽子——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工作能力差——你會怎樣?

孩子成長中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 最好別扣帽子。 何況這些帽子不但戴著不好看, 還扣錯了。

不到六歲的孩子, 誰不愛玩呢?孩子在這時候主要任務就是玩,

Advertisiment
玩就是他的功課。 他會在玩中探索世界、學習各種規矩, 以及化解自己的害怕和恐懼。 比如家裡有人過世, 他可能會玩“過家家”, 演繹葬禮過程, 他不是不尊敬, 而是通過這個過程化解自己的恐懼, 因為“我能玩就代表我能掌握這個過程”, 有了掌控感, 恐懼就少了。

而且會玩的孩子才有創意, 才聰明, 如果一個六歲的孩子就能像個大人一樣本分, 想想就很可怕吧?

再說說嫌孩子動手能力差這事。 小孩子動手能力都不會很好, 因為孩子手上的肌肉一般到7歲才能發育好, 而且男孩子比女孩子晚一些。 7歲之前最好不要讓孩子寫太多字, 因為這時候他還握不住筆。 他握不住, 你還讓他握, 他就得自己想辦法了,

Advertisiment
握的姿勢就不對, 會擋住他的視線, 頭就要歪著看, 眼就會近視。

再說畫畫這事, 不要用培養畫家的心態去要求孩子(還記得“最家長”2014年1月號的《簡筆劃破壞孩子的創造力哇》一文嗎?要不要再拿出來溫習溫習?——小編多嘴)。 家長倒是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畫畫的條件。 因為孩子手部肌肉還不是很靈活, 畫紙太小他會感到畫不爽, 那就把八張A4的紙粘成一大張, 把這張畫紙貼到牆上, 讓孩子在這張大紙上畫畫, 他會很開心。 畫完就可以撕下來, 這樣也不會弄髒牆面。

折紙也一樣, 如果孩子折不好, 那就給他創造個折紙的條件, 不要買玩具店裡那種很小的折紙, 那對於孩子的小手來說很費勁, 給他換張大的。 逛街時, 經常碰到房地產商送的海報,

Advertisiment
紙大, 紙厚, 還精美, 拿它來折。 你跟他多要幾張, 他還很開心, 以為你是個大客戶。

不管孩子畫畫, 還是折紙, 重要的不在於做得像不像, 標準不標準, 而是孩子可以鍛煉肌肉和關節。 孩子做出來後, 給他裱起來, 擺到家裡重要位置, 孩子就會很開心, 很受激勵。

最好不要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 如果你跟他說:如果你做得好就給你買肯德基全家桶, 如果你做得好就帶你去買變形金剛。 那孩子慢慢就會學會做事講物質條件, 如果哪天他說:如果我去上學, 爸媽得給我買輛蘭博基尼……

不如這樣說:如果你做得好, 晚上我們就去公園散步;如果你做得好, 睡前我給你多講一個故事。 獎品是增加親子互動的項目,

Advertisiment
而不是給他買東西, 這樣孩子不會變得很物質, 反而會讓親子關係更好。

最後說說小孩子發脾氣這事。 孩子發脾氣, 肯定是有原因的, 這個故事中的孩子發脾氣, 是因為他想做, 卻做不好, 因為受到挫折而發脾氣。 這時候家長應該給他做旁白:“你很想做, 卻沒做好, 覺得很生氣, 對不對?沒關係, 我們一起做, 慢慢來。 ”前半句會教給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 後半句給孩子以支持, 他慢慢也會學會如何對待挫折——慢慢來, 總可以解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