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_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俗話說, “心靈手巧”“十指連心”, 這說明了手和大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快來學習學習吧。

Advertisiment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的動手能力發展跟大腦靈敏度有著很大的聯繫, 研究表明, 手部動作越靈活的孩子, 大腦記憶力越強, 這也是為什麼現代早教重視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了。

二歲左右的孩子動手能力培養可以先從簡單的折紙遊戲開始, 2-3步的折紙就行, 不要急於求成, 再大一點可以嘗試著學拿剪刀, 學著剪紙條或是剪圖案等。 當然此時父母要陪在身邊, 確保孩子的安全。

剪紙是很不錯的培養手部動作的方式, 但是要想讓鍛煉事半功倍, 首先要做的是激發寶寶的剪紙興趣, 興趣可是寶寶進步的原始動力, 家長可幫助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剪紙造型,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從剪紙中感受到興趣和藝術。

動手能力提高除了手部精細動作的培養, 還有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既可以讓孩子學會自理, 還可以培養手部運動的技巧, 可謂是一舉兩得。 家長可以教導孩子整理玩具、打掃房間等。

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要刻意培養孩子自己倒水喝, 用筷子吃飯, 學習擦桌子掃地, 自己整理玩具, 洗手絹等。 既培養了手的技巧也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早教要想成功, 自然要從孩子的心理出發, 投其所好啦,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方式, 提供各種結構材料, 讓孩子玩結構遊戲, 寓教於樂讓教學成果更出色。

聰明的父母此時會跟孩子一起參與, 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 即能夠有動手實踐的樂趣,

Advertisiment
又不會讓寶寶因為遊戲難度大而放棄或是大哭。 七巧板是很好的玩具, 使寶寶動手又動腦。

總結: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要想有一個好的結果, 就要在過程中多加愛心和耐心, 幫助孩子逐步提高, 為他將來打下好基礎。

二、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1、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 0~6歲的孩子都是好奇寶寶, 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可能是他們細想火花的一次閃現, 如果家長隨意對待, 敷衍了事或者信口雌黃, 那麼你可能扼殺了孩子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想法或把孩子引到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上。 家長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對孩子提出的問題, 要有耐心, 認真回答。 在方式上不可運用生搬硬套理論解說或成人化口語, 儘量採用擬人化或童話式的方法給孩子講解,

Advertisiment
符合孩子“泛靈”的特點。

2、避免對孩子使用命令的口氣。 家長在和幼兒說話時儘量避免用“我警告你……”, “你馬上給我……”, “你怎麼那麼笨……”, “我不允許……” 等具有威脅、命令、責備、拒絕等用語。 也許你一時控制不住自己說出的一句話, 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 當你很生氣時, 一定要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去和孩子進行交談, 因為人生氣的時候是會失去理智的, 不要讓不理智的情緒控制住你的語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