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6歲前學寫字不利成長發育

盡管電腦的普及, 讓寫字這件事變得離人們生活越來越遠, 可作為一種開發智力的方式, 家長早早教孩子拿起筆的現象還是極為普遍。 不過,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沈曉明對此明確表示, 過早, 特別是6歲前教孩子學寫字, 并不利于他們將來的成長。

沈曉明解釋說, 孩子的手通常要到七八歲時才能基本發育成熟, 而在6歲以前, 都是“肉肉的”, 抓筆時只能握成拳頭狀, 指尖朝內握著筆尖部分, 這樣一來, 握筆的手就會遮擋住自己的視線, 勢必造成側頭來看紙寫字的姿勢, 長期如此, 將給孩子在無形中埋下近視隱患。

Advertisiment

從事相關教育工作已近15年的殷勤老師也告訴記者, 孩子過早地學寫字, 不僅姿勢難以保持正確, 而且握力有限也不足以寫出剛勁有力的漂亮字, 加之家長本身對于一些漢字的筆畫筆順并不了解, 容易造成孩子筆畫與筆順的錯誤, 這三個不利影響對孩子來說猶如“拔苗助長”, 因此并不可取。

殷勤老師提醒年輕家長們, 6歲以前, 可以以教孩子識字為主, 馬路上的商店名稱、指路牌等都可以成為生活的天然教材, 這些比死板的識字卡片更能提起孩子的興趣;而6歲以后可以適當地教孩子學寫字, 但務必遵循“求質量不求數量”的原則, 寫得不過關一定要嚴格要求重寫, 但在孩子手腕與手臂力量尚未完全發育好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寫字時間應該有所控制, 剛開始的1個月, 以每次一刻鐘為宜, 以后逐漸增加。

最重要的, 無論教識字還是學寫字, 家長都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 這樣才不至于使孩子喪失對漢字的興趣, 以免給課堂學習及將來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