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歲以下的孩子有這4種高危性格」一定要儘早糾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有85%-90% 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3-6 歲這個階段形成的。 因此, 在這個階段裡, 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培養程度, 直接決定了孩子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想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吧!

那麼, 在孩子3歲之前, 4種「高危性格」一定要糾正!

-1 害 羞-

害羞的孩子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 他們在家的時候, 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 可一旦有陌生人或者是身處陌生的環境, 孩子就非常收斂。 不難發現, 害羞的孩子大都氣質安靜, 遵守規則。 但我們也不可否認, 由於他們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

Advertisiment
適應環境較慢, 與人相處過程中花費時間長。

在社會交往過程中, 因為缺乏公眾表現的勇氣, 導致較少得到關注, 也會因此失去很多機會。 在這個快速激烈競爭年代, 害羞的孩子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 對自我產生懷疑。

對於這一類孩子, 如果我們總是一味地「強迫」他去表現、去爭取, 只會讓他覺得難堪。 他們並不是與眾不同, 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而已。 因此, 父母可以嘗試多帶他參與一些戶外社交類的活動, 幫助他和不同的人、事打交道, 花點時間和心思, 我相信他們也會變得落落大方。

-2 脾 氣 差-

孩子的情緒控制是每一位元父母都會花很多心思去教育的內容。 通常情況下, 壞脾氣孩子一定有一個壞脾氣的爸爸或者媽媽,

Advertisiment
對於那些本身就性格急躁的父母而言, 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無疑更加困難。 可以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 選擇忽略或者走開, 其實就是向他傳遞一個資訊:發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 但只要有一次孩子通過發脾氣達到了某種不合理的要求, 他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父母需要清晰地告訴孩子:生氣可以, 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洩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 我們可以教孩子進行一些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 例如設置家裡某個地點為「安全發洩島」, 當有情緒的時候, 可以在這個「島」上哭、傾訴等。 還可以在家裡放一個「情緒垃圾箱」, 當孩子特別生氣時, 引導他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

Advertisiment
扔到「情緒垃圾箱」裡。 方法很多, 就需要各位爸爸媽媽根據自家孩子情況具體分析啦!

-3 我 不 行-

這應該是最讓爸爸媽媽覺得揪心的話了吧!很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 動輒將「你真棒」「寶寶真聰明」「寶寶最厲害」這些話掛在嘴邊, 稍有一點好的表現都稱讚不已。 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 孩子在外基本不會得到這種稱讚, 甚至得不到稱讚, 於是他就會發現自己非但不是最棒的, 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和別人差很遠, 自信心也就從此一落千丈。

孩子的自信心是從經歷中獲得的, 在平日的生活裡, 父母儘量讓孩子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是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其次, 父母應多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

Advertisiment
而不是結果。

比如, 不是說「你今天吃飯表現很好」而是「因為你今天吃飯很乖, 沒有三心二意, 所以我要表揚你。 」我們要清楚地讓孩子知道, 努力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 這能使他們在日後的生活裡更有信心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4 不 合 群-

3-6歲的孩子處於自我為中心的階段, 他們還不理解友誼的真正含義。 「好朋友」也僅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和其他東西互換上的。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發現, 一些孩子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 他們願意分享、有愛心、願意説明別人、遵守規則、主動;而另一些則是「問題兒童」, 他們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不斷地「故意撩」別人, 讓同伴反感;也有一些孩子游離在人群之外, 很難參與到遊戲當中。

Advertisiment

不得不提的是, 前面說到的三種性格都是極易造成孩子不合群的重要原因!孩子們不喜歡和霸道、以自我中心、不遵守遊戲規則、脾氣差的小夥伴一起玩耍, 這樣的孩子極易在遊戲中發脾氣;

那些總是被家長過分稱讚的孩子容易「盲目自信」, 在遊戲中也會因為不如意而失落沮喪, 導致不合群;而害羞的孩子因為害羞而容易被別人嘲笑, 也會變得不合群。

最後, 小新媽想說的是, 父母的教養方式, 以及孩子身處的環境對他的性格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因此, 父母應盡可能地為孩子創造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 這並不是希望孩子將來多麼出人頭地, 僅僅是希望他們能夠變得陽光快樂、茁壯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