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招專治3~6歲任性寶寶!

粘人、依賴性強是3~6歲的寶寶通病, 家長不應過分嚴厲教育孩子。 採取下面6招“溫柔”政策, 能讓孩子迅速獨立成長起來, 不再做一個粘人的寶寶。

寶寶跟媽媽接觸時間較長, 缺乏獨立意識, 依賴性太強往往就容易讓寶寶養成這樣的習慣。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養成任性的性格。 改變這種現象, 要從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開始。 3-6歲這個年齡段是個很好的行為習慣培養期, 孩子又有愛模仿的天性, 抓住這一特點對寶寶進行教育是很有效果的。

(一)任性的表現

孩子太隨心所欲了, 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道理根本行不通。

Advertisiment
比如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想要, 否則就大哭大鬧。 相信很多媽媽為此都傷透了腦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這種任性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寬容和嬌縱的結果。 比如, 父母總是在孩子哭聲的折磨下順從寶寶的心願;加上孩子的自製力差, 情緒不穩定, 易衝動, 經常以執拗發洩不滿, 更助長了任性行為。 有的孩子不聽話, 父母感到無奈, 於是放任自流, 久而久之導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孩子任性的6種方法

1.轉移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 所以要善於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物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後, 會很快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Advertisiment

2.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為規律後, 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 如只要帶孩子去商場, 提前就跟他約好:"今天上街買衣服不是買玩具, 答應就帶你去。 "

3.有意冷落

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耍賴時, 家長要不予理睬, 給他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 更不要和他討價還價。 當無人理睬時, 孩子自己會感到沒趣而作出讓步。 事後再對孩子做簡單而認真的說明, 說清不能做的原因, 並用"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4.榜樣示範

利用孩子喜歡童話故事人物的心理, 激發他克服任性的信心。 如孩子不肯吃菠菜, 家長可以說:"你不是喜歡鐵甲小寶嗎?他就喜歡吃菠菜。

Advertisiment
"

5.適當懲罰

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寶寶故意把東西扔到地上, 家長可以對他的行為做出批評後, 要求他將東西揀起來。 如果孩子不服從, 則可採取取消購買食物或玩具的承諾, 或是"單獨隔離"的懲罰方式。 這種懲罰性的措施, 會使他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十分堅決。 這樣, 寶寶那種"我獨佔""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 將隨著良好環境與教育的薰陶而消失。

6.注重表揚

在平時的生活中, 一方面要規限孩子的不良習性;另一方面更要關注孩子聽話、不任性的行為, 對他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積極的表揚、誇獎。 這樣孩子就會懂得什麼是大人贊成和允許的, 什麼是大人反對和制止的。

Advertisiment
就會知道專由自己的性子來就會受到懲罰, 聽話乖巧、不亂發脾氣就會得到表揚和獎勵。

小編希望家長能正確看待孩子粘人、依賴性強這一現象, 想想小時候的你們, 是否也如此粘人呢?家長只有把握科學方法, 才能幫助孩子獨立堅強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