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個生活細節,搞定孩子的拖拉磨蹭

拖拉磨蹭可以說是如今孩子的一大“通病”了, 根據歪歪兔育兒老師團隊的統計, 幾乎每10個家長裡就要有9家長每天都要為孩子的慢動作發火(另外1個往往放棄治療了)。 尤其是現在都市的快節奏生活, 家長哪有那麼多時間等著孩子慢悠悠地看看這看看那呢?於是家長催催催, 孩子磨磨磨, 戰爭在所難免。

但其實, 您可能還真誤會孩子了—— 孩子其實可能不是故意磨磨蹭蹭的。

“其實孩子節奏是要比成人慢很多的。 ”歪歪兔育兒老師說:“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小時候的時間過得特別慢, 長大後卻覺得越來越快,

Advertisiment
老人尤其覺得時間過得快。 因為孩子的一天相當於成人的一個月。 我們常常能看到兩個孩子玩一天就成好朋友了, 但兩個成人成為朋友, 所用的時間要長得多。 所以我們不必苛責孩子磨蹭, 因為孩子對時間的感受本來就要比成人細膩, 他們就是要慢慢地感受時間的流逝。 ”

“但是我們不可能放任孩子就這麼慢下去啊, 比如起床啦、寫作業啦、吃飯啦……如果她起不來床, 上學不就要遲到了嘛。 ”小編向歪歪兔育兒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事實上, 這位育兒老師已經在歪歪兔有7年工作經驗了, 她現在有一名6歲的可愛女兒, 正在面臨入學的考驗。

“遲到就讓她遲到嘛!遲到一次就長記性了。 ”育兒老師樂了, “事實上我家孩子也有過這種情況,

Advertisiment
賴床啦、不愛收拾玩具啦, 刷牙愣神啦……但家長可千萬不能催, 因為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不如成人, 如果在孩子做前一件事時就催促他趕緊做下一件事, 甚至用更多事情來讓他快一點, 孩子的注意力反而會被分散, 甚至在緊張之下不知道做什麼, 把手上的事情做得一團亂。 連大人都不喜歡在自己專心做某件事的時候, 有人在耳邊叨叨‘你要做這個’、‘你要做那個’……更別提孩子了。 ”

如何讓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毛病?

分條列項, 大事化小

家長可以説明孩子列一個清單, 把要做的事情羅列出來, 或把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分步驟, 引導孩子一條一條做。 這樣, 孩子不僅有成就感, 還能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Advertisiment

把事情變成遊戲或競賽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拖拉磨蹭, 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件事情“不好玩”但不得不做。 如果家長能把這些枯燥的事情通通變成遊戲(如“給扣子找家”)或競賽(把作業當成考試, 定時完成, 最後判分), 從而激發起孩子的興趣或好勝心, 就事半功倍了。

限定時間, 做不完也要停止

孩子拖遝磨蹭, 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沒有承擔後果的意識, 二是時間感差。 而這個辦法恰恰針對這兩點原因。 家長不妨規定做事情的時間, 甚至可以給孩子列一個時間表, 要求孩子按時完成, 同時讓孩子承擔做不完事情的後果, 比如遲到、吃不飽、完不成作業等。 只要養成習慣, 以後孩子的生活就會有規律了。

用一些小遊戲來培養孩子的時間感和能力

Advertisiment

如讀秒遊戲等, 這個就不過多解釋了, 目的是增強孩子對時間的概念和感受。

切忌給孩子貼標籤

如“這孩子就是磨蹭”, 5歲以下的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很依賴成人, 如果成人頻繁地給孩子貼“磨蹭”的標籤, 孩子就會逐漸地往標籤的方向發展。 所以, 在平時生活中切忌給孩子貼“磨蹭”、“慢動作”這樣負面的標籤, 反而可以給孩子多貼一些正面的標籤。

儘量創造讓孩子專注的環境, 不要在孩子專心做事時不斷打擾

當孩子專注時, 雖然看起來動作也很慢, 但卻是在為“快”打基礎。 如果孩子經常被打擾, 那專注力就很難提高, 甚至會“習慣性走神”, 這就更加會拖拉磨蹭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