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款食療藥膳助BB去“胃火”

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 容易“上火”, 而且“火大”。 這種火氣往往會引起寶寶出現大便幹、小便黃、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狀, 不僅讓寶爸寶媽擔憂不已, 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

寶寶胃火大如何調理

相關研究發現, 兒童容易“上火”是由其自身體質和飲食結構決定的, 若果寶寶長期食用高蛋白、高熱量的奶粉、米粉, 而自身消化系統不是很健全, 就容易消化不良而發生積食, 進而發生“胃火”;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還未發育完善, 所以一年四季溫差變化導致寶寶“胃火”。

Advertisiment

胃火就是常說的胃熱, 而中醫稱為“胃火”, 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 小孩子的身體反應能力比較強, 只要體內胃火大, 就容易表現出來, 常見的症狀是口臭, 伴隨表現為面紅身熱、口幹喜飲、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等等。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症狀, 就說明胃火大了, 必須要及時調理去火。

從中醫角度看, 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 做到均衡飲食, 少吃熱氣食物, 少吃甜膩食物, 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 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 並且適當注意口腔衛生。 藥療方面, 可用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瀉胃火。

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 容易“上火”, 而且“火大”。 這種火氣往往會引起寶寶出現大便幹、小便黃、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狀,

Advertisiment
不僅讓寶爸寶媽擔憂不已, 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

5款食療藥膳去“胃火”

寶寶的飲食餐上, 如果總是膏脂厚味、甜膩、辛辣之食物, 易助胃生火。 瞭解寶寶的胃火現象, 寶爸寶媽應該學會對寶寶安全對症下藥, 做到及時有效地“去火”。 在這裡, 小編為寶爸寶媽們介紹給孩子去“胃火”的食療藥膳:

1、清胃芳香水:先把10g淡竹葉放入沸水中用大火煮3min, 然後放入5g砂仁、10g藿香煮5min即可。 口服或含漱, 早晚各一次。 清胃瀉火、芳香化濁。

2、涼拌西瓜皮:將新鮮乾淨的西瓜皮外皮削去, 留紅色果肉與偏白部分, 切成細絲, 稍微放點鹽, 拌一拌即可。 清瀉胃火、生津消渴。

3、蔬果汁飲:以榨汁機榨取西瓜汁150ml、梨汁80ml、白菜汁50ml,

Advertisiment
混合後涼飲。

4、小米綠豆粥:綠豆20g, 清水煮50min後, 加入小米50g, 待小米煮爛後即好, 涼飲。 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清心瀉火, 能清心胃之火。

5、涼拌芹菜:芹菜300g, 切段, 過沸水後, 晾涼、加鹽、味精、香油, 拌勻。

除以上之外, 現代研究表明蘿蔔有明顯的抗菌作用。 中醫則認為, 蘿蔔汁性味辛、甘、涼, 歸肺、胃經, 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蔔汁進行調理治療, 不過屬脾胃虛寒型口瘡者不宜服用。 蓮子、芡實、淮山等皆為健脾開胃之物, 生菜、油麥菜、番茄、枇杷等都是利於消化的食物。 胃火過熱者, 還可在隆冬季節通過吃西瓜來降胃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