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款食療法讓孩子補鈣無負擔

隨著大家對健康的越來越關注, 許多父母從小就開始對孩子的身體狀況額外留心, 特別是為了讓孩子發育更好, 補充營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補鈣更是成為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 面對社會上魚龍混雜的補鈣保健品廣告, 常常令很多人陷入“補鈣治百病”“補鈣越多越好”的誤區。 對此,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 補鈣應因人而異, 盲目補鈣對身體無益。

許多專家反映, 在當今社會“補鈣熱”的背後有很多誤區, 而盲目補鈣及過量補鈣會使人們出現不良反應, 主要症狀表現為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等, 同時兒童補鈣過量還會影響到大腦發育以及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人們在補鈣時注意以下問題:明確你是否缺鈣, 要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測;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正常在30%左右, 部分廠家宣傳的“高吸收率”根本不存在;單純補鈣不能全面防治老年骨質疏鬆;兒童補鈣應以食補為好;病人補鈣要慎之又慎, 以免補出更多麻煩;補鈣過程中還要服用維生素D。

如何確定孩子是否缺鈣?

當然, 寶寶缺鈣也會有很多後果, 對於小小孩會造成佝僂病, 大一點的孩子缺鈣的話則會骨密度不理想, 容易骨折等, 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會有影響。 怎樣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呢?媽媽們可以從下述症狀中作一個參考自測。

1、乳製品攝入少, 每天低於200毫升

Advertisiment

2、出汗比較多

3、比較容易過敏

4、有佝僂病的臨床表現

5、牙齒發育遲、骨骼發育緩慢

6、大點的孩子有生長痛(下肢疼痛)

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症狀的話, 建議去醫院做個檢查, 一般醫生會根據家長描述的寶寶膳食回顧、症狀等作出合理的判斷, 並通過驗血、骨密度檢查等得出科學的結論。 從而對寶寶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合理的補鈣。

推薦5款補鈣食療方 讓孩子補鈣無負擔

一、吃小黃魚可補鈣

做法:可以把小黃魚製成酥魚。 做法是:把鍋燒熱, 在鍋內放入蔥、薑鋪底, 把10公分左右長的小黃魚排放在上面, 加適量醋用慢火燉爛, 甚至可以連魚頭、魚刺都變酥了。 這樣, 整條魚都變成了可以食用的鈣劑。

二、吃雞骨頭可補鈣

做法:高壓鍋飩雞。

Advertisiment
可以把雞肉、雞骨儘量飩爛、飩酥, 鼓勵寶寶把軟骨嚼碎咽下, 也能夠補充鈣質。

三、喝大骨頭湯可補鈣

材料:龜板125克。

做法:水煎60分鐘, 然後加一點白糖, 每天服用2次。

功效:龜板中含動物膠、鈣、磷等成分, 具有健骨的功效。

五、、蝦皮紫菜湯

材料:蝦皮15克, 紫菜9克。

做法:二者用水煮, 稍微加一點味精、食鹽等調料即可。

功效:蝦皮營養豐富, 每100克蝦皮中含蛋白質39。 3克, 鈣2000毫克。

專家提醒:前兩種食品不太適合於2歲以前的寶寶, 2歲半以後, 多數寶寶已長出了20顆乳牙, 有了咀嚼能力, 才可以給寶寶吃這類食物, 否則寶寶也不易消化吸收。

不過, 在給孩子飲食補鈣的過程中, 應注意以下問題:

(1)鈣劑不與植物性食物同吃。 有些植物性食物, 如穀類, 尤其是全麥片、全麥、麩皮等,

Advertisiment
因含植酸高, 影響鈣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荽、莧菜等多種蔬菜, 都含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 會和鈣相結合而妨礙鈣的吸收;

(2)鈣劑不與油脂類食物同食。 由於沒脂分解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後不容易被吸收;

(3)每餐不吃過多的肉、蛋。 因為各種肉類、蛋類中含磷酸鹽較多, 與鈣結合後, 會影響鈣的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