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個月寶寶能力訓練指南

五個月的寶寶, 大運動、精細運動的發展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一階段也是視覺、聽覺、觸覺培育的好時機, 感知訓練對寶寶成長意義非凡。 為了幫助寶寶更健康的成長,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五個月寶寶能力訓練指南吧。

一、五個月寶寶大運動訓練

1.翻身訓練

翻身可以帶動全身的肌肉進行活動, 如果寶寶到了5個月的時候還不能很好地翻身, 媽媽或爸爸就應該加緊訓練寶寶翻身。 可以在床上、沙發上或在地上鋪好毯子進行訓練, 先讓寶寶仰臥在上面, 媽媽再拿一個色彩鮮豔的, 寶寶從來沒有看到的新玩具逗他(她),

Advertisiment
當寶寶想抓玩具時, 就將玩具向左側或右側移動, 這時的寶寶要想抓到玩具, 不僅頭會隨著玩具轉, 而且也會因伸手夠玩具而帶動上身和下身也跟著轉, 經過如此多次練習, 寶寶的全身就自然而然地翻過來了。

2.匍行訓練

5個月的寶寶趴著的時候, 已經能神氣十足的挺胸抬頭, 有時還會胸部離床, 將上身的重量落在手上;有時甚至雙腿也離開床鋪, 身體以腹部為支點在床上打轉。 這時, 媽媽或爸爸可以用手抵住寶寶的足底, 並用色彩鮮豔的玩具在前面引逗, 寶寶就會以足底為基點, 用上肢和腹部的力量開始向前匍行。 如果媽媽或爸爸放開抵住寶寶足底的手, 這時的寶寶如果越往前使勁, 由於失去了足底的基點,

Advertisiment
在手部力量的作用下, 身體反而越向後面匍行。 如此反復練習, 寶寶很快就會爬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 床上鋪的東西不要太光滑, 應該即平整又有質感, 這樣便於寶寶匍行。

3.靠坐訓練

媽媽或爸爸將寶寶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椅子上, 讓寶寶練習靠坐, 如果寶寶自己靠坐有困難, 媽媽或爸爸先用手扶住寶寶, 等寶寶坐的比較穩了再把手拿開。 這樣的靠坐練習, 每日可連續數次, 每次10分鐘左右。

4.腳部訓練

由於寶寶的下肢較短而且腿部柔軟, 所以一抬腿可到達臉部, 有時甚至把大腳趾抱起來吸吮。 這時媽媽或爸爸可以讓寶寶練習仰臥抬腿的動作, 在寶寶腳部的上方放些玩具讓他(她)踢。 媽媽或爸爸也可以用兩手扶著寶寶的腋下,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站在你的大腿上, 使寶寶保持直立的姿勢, 引逗寶寶雙腿跳動, 每日反復練習幾次。 此外, 還可以多做有利於下肢活動的嬰兒體操。

二、五個月寶寶精細動作訓練

儘管從第四個月就開始對寶寶進行大小肌肉運動能力的訓練, 但這種訓練到了第五個月還應該繼續, 以使寶寶全身肌肉的運動能力逐漸加強。 在訓練寶寶手部肌肉運動能力時, 媽媽或爸爸可將寶寶抱成坐位, 面前放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 邊告訴寶寶各種玩具的名稱, 邊引導寶寶自己伸手去抓握。

開始訓練時, 玩具要放置在寶寶一伸手就可抓到的地方, 如果寶寶已經能夠比較容易的抓到後, 再慢慢地移到稍遠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在寶寶左手或右手已經拿到一個玩具後, 再向寶寶的同一只手遞玩具, 觀察寶寶是將原來到手的玩具扔掉再拿另一個玩具, 還是學會了將玩具傳到另一隻手上。 然後試著將寶寶不喜歡的玩具遞過去, 讓寶寶練習推開的動作, 還可以將寶寶喜歡的玩具從他(她)手中拿過來再扔到寶寶身邊, 讓寶寶練習揀東西的動作, 玩具的個頭應從小到大, 以鍛煉寶寶手部肌肉的力量。

三、五個月寶寶感知能力訓練

第五個月的寶寶不僅頭已豎得很穩, 而且視野也更加擴大, 對周圍環境的事物開始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根據寶寶的這個發育特性, 媽媽或爸爸就可以對寶寶進行感知能力的訓練。

1.視覺感知訓練

Advertisiment

對寶寶的視覺感知訓練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在日常生活中, 爸爸或媽媽要經常把寶寶所看到的物體, 儘量用語言來強調指出, 以便使寶寶把能夠聽到的、看到的與感覺到、認識到的東西聯繫起來。 比如寶寶喜歡看燈, 媽媽或爸爸就可把檯燈擰亮又擰滅, 逗引寶寶的視線落在檯燈上, 然後告訴寶寶說這叫“燈”, 說“燈”字時口型要明顯, 發音要準確、清晰, 使寶寶把聲音和發亮的物件聯繫起來, 以後媽媽或爸爸再說到燈時, 寶寶就會自己抬頭看燈了。

2.聽覺感知訓練

訓練時, 媽媽或爸爸可以先拿一些可以發出響聲的玩具, 弄出響聲讓寶寶注意傾聽。 等寶寶有了反應之後, 媽媽或爸爸從寶寶身邊走到另一個房間或躲在寶寶臥室的窗簾後面, 叫著寶寶的名字讓寶寶尋找。如果寶寶找不到,媽媽或爸爸可以露出頭來吸引寶寶,直到寶寶注意為止。進行這種聽覺感知訓練,聲音要由弱到強,距離要由近到遠,循序漸進地鍛煉寶寶的感聽覺知能力。

3.觸摸感知訓練

在訓練前,細心的媽媽或爸爸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平時最愛看什麼,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從中找出寶寶最喜歡的東西讓寶寶觸摸。比如木制的玩具、鐵制的玩具或絨毛玩具等。在對上述各種玩具練習觸摸的手感基礎上,再找出平絨、粗棉布、勞動布、針織品等各種材質的織物,縫成一個個墊子,墊在寶寶身下,不僅讓寶寶用小手摸來摸去,還要讓寶寶的身體在上面蹭來蹭去,體會和感覺各種布料的不同質感。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寶寶的身體在具有化學纖維成分的小墊子上磨蹭時間過長,以免刺激皮膚。

在觸摸感知訓練時,寶寶可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某一動作,經常故意把手中的東西扔在地上,然後揀起來再扔,有時能反復好多次。還有時把一件物體拉到身邊,推開後再拉回。對此,媽媽和爸爸不要擔心,寶寶的這種反復動作是5個月寶寶的一個正常發育特點,他(她)是在利用這種反反復複的動作顯示自己對外界物體的控制能力。

4.音樂記憶力訓練

第五個月的寶寶,對音樂已經具有初步的記憶力,不僅能夠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並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配合著音樂的節拍擺動四肢。這個月的寶寶特別喜歡節奏明顯的兒歌,雖然他(她)還不懂兒歌的意思,卻喜歡兒歌那歡快的節奏和有韻律的聲音。在音樂記憶力訓練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反復聽一首兒歌,如果有條件的話,可用畫有相應形象的彩色圖片或實物與兒歌配合,比如給寶寶放“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並讓寶寶看這些圖片,爸爸或媽媽做相應的解說,這樣就可以做到聲、物、情融為一體,極大的調動寶寶的興趣和愉快的情緒,使記憶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強化。此外,還應給寶寶聽一些模仿動物的叫聲或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種音響,以豐富寶寶的音樂範圍。

四、五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訓練

第五個月的寶寶對周圍環境的好奇心已越來越大,而且眼手協調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時就可以進行認知能力的訓練。

尋找玩具訓練

由於寶寶對看得見的東西能準確抓到,尤其對新奇的東西更喜歡,媽媽或爸爸就要利用寶寶的這一特性進行尋找玩具的訓練。訓練時,媽媽或爸爸可將色彩鮮豔而帶響的玩具,從寶寶的眼前扔到一邊,寶寶聽到玩具發出的聲音,並看到媽媽或爸爸把他(她)喜歡的玩具扔了,就會隨聲追尋。當寶寶追尋到玩具後,媽媽就要表現出驚喜的樣子邊說:“寶寶真棒”,邊把玩具撿回來還給寶寶。寶寶得到媽媽的表揚後,會更加積極的尋找玩具,準確度也會越來越高。經過多次訓練之後,媽媽再用不會發出聲響的絨毛玩具扔到更遠的地方,鍛煉寶寶的追尋能力。也可以把一隻小鈴鐺,先在寶寶身體一側搖響,然後當著寶寶的面把鈴鐺藏起來,但要露出一部分,讓寶寶去找。

五、五個月寶寶語言能力訓練

模仿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對於第五個月寶寶的語言能力訓練來說更是如此在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前,首先要讓寶寶聽懂媽媽或爸爸叫他(她)的名字。根據有關胎教的實驗研究表明,一組在媽媽妊娠的第七個月時,就為寶寶取好一個正式的名字,而且每次都用同一個名字呼喚腹中的寶寶,那麼,這組的寶寶在孕期只要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呼名訓練,在出生3個月後,就會聽到媽媽或爸爸喊自己的名字而本能地回頭。而另一組由於沒有經過呼名訓練,或者所叫的名字不固定,大多數寶寶在5~7個月時才知道自已的名字,聽到媽媽或爸爸喊自己的名字時才會有回頭的反應。呼名訓練對寶寶的語言能力訓練大有好處,不僅可以使寶寶注意力集中,而且對媽媽或爸爸的發音記憶力也強。

語言能力訓練的第一步是模仿發音。訓練時,媽媽或爸爸要用愉快的口氣與表情發出“ma-ma”、“ba-ba”等重複的音節,還要和寶寶保持面對面的訓練,使寶寶注視媽媽或爸爸的口形,同時每發一個重複音節,就應該停頓一下,給寶寶一個反應和模仿的時間。模仿發音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急於求成。

六、五個月寶寶適應能力訓練

外面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媽媽或爸爸要説明寶寶認識周圍的事物,就需要傾注更多的時間和愛。過去的幾個月,媽媽或爸爸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基本上是隨機的,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或者幹什麼就說什麼,只是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而在寶寶到了第五個月的時候,媽媽或爸爸就要有計劃地教寶寶認識周圍的日常事物了。

教寶寶認識周圍的日常事物時,媽媽或爸爸應該給寶寶準備一些色彩鮮豔、圖幅較大的卡通畫報,一邊給寶寶看,一邊講畫報上的卡通形象,如一只貓、一個香蕉等等。經過多次練習後,寶寶對小狗、小貓、香蕉、燈、花、雞等名字有了記憶之後,再教寶寶聽到物名後用手指出來。一般來講,寶寶最先學會指認的是在眼前變化的東西,如能發光的、音調高的或會動的東西,如燈、電視機、機動玩具等。寶寶語言能力的發育,一般規律是先聽懂之後才能會說,所以指認物名是第五個月寶寶的訓練重點。進行這種聽到聲音並與相應物品相聯繫的指認物名訓練時,媽媽或爸爸一定要有極大的耐心和熱情。訓練時,要一件一件地認,一點一點地學,一次不要同時認好幾件東西,只有經過逐件物品的反復溫習才能使寶寶記得牢,認得准。

叫著寶寶的名字讓寶寶尋找。如果寶寶找不到,媽媽或爸爸可以露出頭來吸引寶寶,直到寶寶注意為止。進行這種聽覺感知訓練,聲音要由弱到強,距離要由近到遠,循序漸進地鍛煉寶寶的感聽覺知能力。

3.觸摸感知訓練

在訓練前,細心的媽媽或爸爸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平時最愛看什麼,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從中找出寶寶最喜歡的東西讓寶寶觸摸。比如木制的玩具、鐵制的玩具或絨毛玩具等。在對上述各種玩具練習觸摸的手感基礎上,再找出平絨、粗棉布、勞動布、針織品等各種材質的織物,縫成一個個墊子,墊在寶寶身下,不僅讓寶寶用小手摸來摸去,還要讓寶寶的身體在上面蹭來蹭去,體會和感覺各種布料的不同質感。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寶寶的身體在具有化學纖維成分的小墊子上磨蹭時間過長,以免刺激皮膚。

在觸摸感知訓練時,寶寶可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某一動作,經常故意把手中的東西扔在地上,然後揀起來再扔,有時能反復好多次。還有時把一件物體拉到身邊,推開後再拉回。對此,媽媽和爸爸不要擔心,寶寶的這種反復動作是5個月寶寶的一個正常發育特點,他(她)是在利用這種反反復複的動作顯示自己對外界物體的控制能力。

4.音樂記憶力訓練

第五個月的寶寶,對音樂已經具有初步的記憶力,不僅能夠表現出明顯的情緒,並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配合著音樂的節拍擺動四肢。這個月的寶寶特別喜歡節奏明顯的兒歌,雖然他(她)還不懂兒歌的意思,卻喜歡兒歌那歡快的節奏和有韻律的聲音。在音樂記憶力訓練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反復聽一首兒歌,如果有條件的話,可用畫有相應形象的彩色圖片或實物與兒歌配合,比如給寶寶放“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並讓寶寶看這些圖片,爸爸或媽媽做相應的解說,這樣就可以做到聲、物、情融為一體,極大的調動寶寶的興趣和愉快的情緒,使記憶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強化。此外,還應給寶寶聽一些模仿動物的叫聲或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種音響,以豐富寶寶的音樂範圍。

四、五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訓練

第五個月的寶寶對周圍環境的好奇心已越來越大,而且眼手協調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時就可以進行認知能力的訓練。

尋找玩具訓練

由於寶寶對看得見的東西能準確抓到,尤其對新奇的東西更喜歡,媽媽或爸爸就要利用寶寶的這一特性進行尋找玩具的訓練。訓練時,媽媽或爸爸可將色彩鮮豔而帶響的玩具,從寶寶的眼前扔到一邊,寶寶聽到玩具發出的聲音,並看到媽媽或爸爸把他(她)喜歡的玩具扔了,就會隨聲追尋。當寶寶追尋到玩具後,媽媽就要表現出驚喜的樣子邊說:“寶寶真棒”,邊把玩具撿回來還給寶寶。寶寶得到媽媽的表揚後,會更加積極的尋找玩具,準確度也會越來越高。經過多次訓練之後,媽媽再用不會發出聲響的絨毛玩具扔到更遠的地方,鍛煉寶寶的追尋能力。也可以把一隻小鈴鐺,先在寶寶身體一側搖響,然後當著寶寶的面把鈴鐺藏起來,但要露出一部分,讓寶寶去找。

五、五個月寶寶語言能力訓練

模仿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對於第五個月寶寶的語言能力訓練來說更是如此在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前,首先要讓寶寶聽懂媽媽或爸爸叫他(她)的名字。根據有關胎教的實驗研究表明,一組在媽媽妊娠的第七個月時,就為寶寶取好一個正式的名字,而且每次都用同一個名字呼喚腹中的寶寶,那麼,這組的寶寶在孕期只要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呼名訓練,在出生3個月後,就會聽到媽媽或爸爸喊自己的名字而本能地回頭。而另一組由於沒有經過呼名訓練,或者所叫的名字不固定,大多數寶寶在5~7個月時才知道自已的名字,聽到媽媽或爸爸喊自己的名字時才會有回頭的反應。呼名訓練對寶寶的語言能力訓練大有好處,不僅可以使寶寶注意力集中,而且對媽媽或爸爸的發音記憶力也強。

語言能力訓練的第一步是模仿發音。訓練時,媽媽或爸爸要用愉快的口氣與表情發出“ma-ma”、“ba-ba”等重複的音節,還要和寶寶保持面對面的訓練,使寶寶注視媽媽或爸爸的口形,同時每發一個重複音節,就應該停頓一下,給寶寶一個反應和模仿的時間。模仿發音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急於求成。

六、五個月寶寶適應能力訓練

外面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媽媽或爸爸要説明寶寶認識周圍的事物,就需要傾注更多的時間和愛。過去的幾個月,媽媽或爸爸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基本上是隨機的,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或者幹什麼就說什麼,只是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而在寶寶到了第五個月的時候,媽媽或爸爸就要有計劃地教寶寶認識周圍的日常事物了。

教寶寶認識周圍的日常事物時,媽媽或爸爸應該給寶寶準備一些色彩鮮豔、圖幅較大的卡通畫報,一邊給寶寶看,一邊講畫報上的卡通形象,如一只貓、一個香蕉等等。經過多次練習後,寶寶對小狗、小貓、香蕉、燈、花、雞等名字有了記憶之後,再教寶寶聽到物名後用手指出來。一般來講,寶寶最先學會指認的是在眼前變化的東西,如能發光的、音調高的或會動的東西,如燈、電視機、機動玩具等。寶寶語言能力的發育,一般規律是先聽懂之後才能會說,所以指認物名是第五個月寶寶的訓練重點。進行這種聽到聲音並與相應物品相聯繫的指認物名訓練時,媽媽或爸爸一定要有極大的耐心和熱情。訓練時,要一件一件地認,一點一點地學,一次不要同時認好幾件東西,只有經過逐件物品的反復溫習才能使寶寶記得牢,認得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