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歲?3歲?你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英國有句俗語是:“Terrible2,Horrible3”, 意為糟糕的兩歲,恐怖的三歲。 很多缺乏育兒經驗的家長感覺搞不動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思維模式, 也不清楚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


2歲孩子 “不”字當頭
很多家長發現, 孩子成長到2歲以後多了很多以前沒有的“壞習慣”:打滾撒賴, 一意孤行, 佔有欲強, 自私霸道。
其實, 這是因為他們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 但他們不懂得表達方法, 甚至連自己有時候也不明白自己的意圖。
對待這麼小的小寶寶, 家長要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只要能夠保證足夠的安全, 就不要限制孩子的行動。
>>推薦閱讀: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性格完全沒有關係?
家長應該學習摸索孩子的生活規律,
Advertisiment
在孩子陷入可能導致壞情緒的陷阱之前, 採取恰當措施, 比如讓孩子吃飽、睡覺、帶到其他地方玩等。 不要輕易讓他討價還價, 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讓步。
如果家長能把孩子的很多“壞習慣”理解成孩子探索、學習的求知行為, 那麼就能更好的與孩子溝通與合作, 孩子也更加願意通過正常方式向你表達訴求。


從大約1歲半到2歲半前後, 孩子會反復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 因為孩子這時候成長迅速, 因此這些“週期”也相對短一些。
>>推薦閱讀:為什麼你的孩子總是被拒絕?好好看看吧
3歲的孩子樂於分享
在3歲以後, 孩子會逐漸變得友善, 平靜, 充滿安全感,
Advertisiment
易於接受, 一向強硬的拒絕態度也會減少, 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賴。
另外, 他能夠逐漸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 在控制肢體動作上已經相當成熟和舒暢。 他步伐穩定, 急轉彎也不費勁。 語言能力也發展得更好。
但是在從3歲半到4歲這段時期, 反抗會成為最大特徵。 3歲半是一個內向, 焦慮, 缺乏安全感, 同時意志力極強的年齡。
>>推薦閱讀:孩子“社交恐懼”與內向人格
3歲半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 甚至在他的生理發展上, 也表現出不安全感, 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得發抖。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一方面缺乏安全感, 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世界。 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天, 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 生活過得很不愉快。
Advertisiment
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以及自我這個個體。
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像的朋友, 這些朋友有的是人, 有的是動物。 更有趣的是, 戀母情結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結語
其實無論是“糟糕”的兩歲, 還是“恐怖”的三歲, 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 在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加強的情況下, 要求家長要更加耐心和細心的去考慮孩子的需求與負面情緒, 只有讓孩子瞭解到你在理解他, 他才會放下偏激向你敞開心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