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歲以下寶寶不宜貼三伏貼

“冬病夏治”是祖國傳統醫學中獨特的一種治療、養生、保健方法, 已逐漸融入都市人的生活習慣當中。

專家指出, 所謂“冬病”是指好發於冬季或每到寒冷冬季易發作或復發、或病情加重的疾病, 如哮喘、咽炎、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等等。 所謂“夏治”, 是指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盛的日子, “冬病”到夏季有所緩解, 如果這時予以中醫辨證治療, 以中藥或膏方內服調理補充氣血, 結合敷貼、針灸、刮痧、拔罐等經絡理療手段, 不但能快速減輕症狀, 還能提高自身免疫, 預防疾病在冬季復發, 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Advertisiment
如三伏貼, 就是精選適合病情的、具有溫陽化淤等作用的中藥藥材, 經過炮製後, 用藥汁調勻, 貼敷在人體的穴位上面, 以疏通經絡, 調理氣血, 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迴圈、祛除寒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效果。

冬病夏治”並不適合所有人群, 需對症貼敷不可亂用

專家提醒, “冬病夏治”有許多好處, 但它也有許多原則和禁忌, 不可亂用, 對症和結合個體情況, 才能達成目的, 否則會起到反作用。

冬病夏治”有適宜人群, 適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氣管炎、哮喘、咽炎、扁桃體炎、反復呼吸道感染、肺氣腫、肺結核等;過敏性疾病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結腸炎等;風濕類疾病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痹病;胃腸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等;骨傷類疾病的慢性頸腰痛、肩周炎、頸椎病等;凍瘡在夏天治療,

Advertisiment
冬季凍瘡復發明顯減少;“冬病夏治”還適宜一些婦科兒科疾病以及亞健康人群。

近幾年亞健康患者增多, 都是年輕白領。 專家表示:“這類人夏天易疰夏、便溏、乏力、頭暈、苔厚、失眠, 季節變換易感冒, 冬季易凍瘡、四肢冰冷、畏寒, 所以可趁三伏時節調理身體、改善體質。 ”

但以下人群就不適合“冬病夏治’:貼敷部位的皮膚有創傷、潰瘍、感染者;對敷貼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急性發熱性疾病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熱期等患者。 此外, 孕婦、結核病或其他傳染病者,

Advertisiment
糖尿病、血液病、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腦血管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支氣管擴張、惡性腫瘤的患者, 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加重期間也不應該貼敷。

患者在進行“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前要向醫生詳細瞭解自己是否適用此方法, 貼敷時要根據病種、病情辨證選穴等, 不建議患者自行買藥、調配、貼敷。 穴位貼敷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 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 特別是正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冬病夏治”貴在堅持。 由於治療的疾病大多是冬季易發疾病, 在夏季症狀不明顯, 或者根本就沒有症狀, 所以治療後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 只有堅持治療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般以3年為一個療程。

Advertisiment
同時, “冬病夏治”期間, 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 禁食海鮮、蝦等食物。 敷貼期間不要做劇烈運動, 待在通風而較涼快的房間, 最好不要去空調房, 因為遇冷會使毛孔收縮, 影響藥物吸收。 藥餅取下後可以洗溫水澡, 但不要搓背, 淋浴後用毛巾輕輕吸幹穴位上的水。

兒童也可“冬病夏治”, 2歲以下幼兒不宜貼敷

對於兒童來說, “冬病夏治”治療時間越早越好, 因為年齡越小, 其免疫功能、發育越不完善, 越容易得到糾正。 兒科的“冬病夏治”主要針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反復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許多兒童之所以呼吸道疾病反復發作, 是由於自身免疫力差, 表現為反復發熱、反復咳嗽、汗多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家長可抓住三伏這個時機貼敷, 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專家認為, “冬病夏治”貼敷對兒童來說療效好, 三伏之日貼敷最能刺激穴位, 使藥物有效成分易於進入血液發揮作用, 用藥後吸收得最為徹底;且副作用小, 藥物不經胃腸道代謝, 能保護臟腑;並且使用方便, 免除了最令兒童反感的打針吃藥的麻煩。 小兒在伏天接受貼敷治療後, 冬季哮喘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發作程度減輕, 體質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需注意2歲以下幼兒不宜敷貼。

此外, 由於生理發育的一些特殊性, 兒童“冬病夏治”更要特別注意的是:兒童高發的一些慢性疾病, 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反復呼吸道感染, 包括反復發作的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等疾病, 在緩解期可以採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能達到預防疾病復發或減輕症狀的目的。但是一些正在發作期的哮喘患兒,應先接受藥物控制。此外,患有嚴重皮膚過敏、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等器質性疾病的患兒,也不適合進行“冬病夏治”。

而且孩子的敷貼時間不宜過長,對於皮膚稚嫩的孩子來說,每次敷貼時間大約為2小時左右,否則容易導致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現象。在治療期間講究“忌口”,一般禁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孩子在夏天喜愛吃冷飲,如經常食用難免影響敷貼的治療效果。

在緩解期可以採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能達到預防疾病復發或減輕症狀的目的。但是一些正在發作期的哮喘患兒,應先接受藥物控制。此外,患有嚴重皮膚過敏、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等器質性疾病的患兒,也不適合進行“冬病夏治”。

而且孩子的敷貼時間不宜過長,對於皮膚稚嫩的孩子來說,每次敷貼時間大約為2小時左右,否則容易導致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現象。在治療期間講究“忌口”,一般禁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孩子在夏天喜愛吃冷飲,如經常食用難免影響敷貼的治療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