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後寶寶心理發展10大特點!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 當然1歲的寶寶也是,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媽媽們有沒有認真的關注寶寶吧!專家為您簡單介紹1歲以後寶寶心理發展,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1歲以後寶寶心理發展?專家為您介紹:

1、喜歡到戶外活動

滿12個月的寶寶, 雖然剛剛能獨自走幾步, 但是總想蹣跚地到處跑。 喜歡到戶外活動, 觀察外邊的世界, 並對人群、車輛、動物都會產生極大的興趣。 喜歡模仿大人做一些家務事。 如果家長讓他幫助拿一些東西, 他會很高興地盡力拿給你, 並想得到大人的誇獎。

2、能用耳、能動手、能“開口”

Advertisiment

這時期的寶寶喜歡看圖畫、學兒歌、聽故事, 並且能模仿大人的動作, 能搭1~2塊積木, 會蓋瓶蓋。 有偏於使用某一隻手的習慣。 喜歡用搖頭表達自己的意見。

3、對“學習”有了興趣

1歲的寶寶, 雖然對學習很有興趣, 但教他知識時, 一次只能教一種, 記住後, 再鞏固一段時間, 再教第二種。 在日常生活中, 如給他蘋果、香蕉、餅乾, 要從1開始, 豎起1個手指表示1, 用這樣的方法有利於發展數字概念思維的培養。

4、喜歡介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1)1歲的寶寶在語言上、動作上進步很大, 能夠表情豐富地和媽媽爸爸交談。

2)喜歡拖拉玩具到處走。

3)喜歡參與家庭生活小事。

4)如果冬天到室外玩, 知道把帽子放在自己的頭上。

5)穿衣、脫衣時雙臂可隨大人做上下運動。

Advertisiment

6)知道拿東西給爸爸、媽媽。

5、能表達自己的喜和怒

這一年齡段的寶寶, 雖然會說幾個常用的詞彙, 但是, 語言能力還處在萌牙發展期, 很多內心世界的需求和願望不會用關鍵的詞來表達, 還會經常用哭、鬧、發脾氣表達內心的挫折。 這時, 家長應該儘量用經驗和智慧一理解他的願望, 嘗試用不同方法來滿足寶寶, 或者轉移他的注意力, 讓他高興起來, 忘掉自己原來的要求。

6、輕鬆愉悅利於成長

讓寶寶有輕鬆愉快的情緒, 就要對寶寶不舒適的表示及時作出反應, 讓寶寶感到隨時處於關懷之中, 這樣寶寶對環境產生安全感, 對他人產生信任感。 對此, 不要擔心會把寶寶“寵壞”。 其實, 寶寶在家長的親切關心下, 得到安撫和愉快,

Advertisiment
有利於學習和探索新的事物。

快1.5歲的寶寶心理發育又是怎樣的?

7、脾氣變大

寶寶的知識在增長, 脾氣也在增大, 當不如意時, 他會扔東西, 發脾氣, 表示不服從。 當寶寶發脾氣時, 不要喝斥他, 小寶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用別的事情吸引他, 會很快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8、萌生獨立意識

1)1歲多的寶寶, 路走得穩了, 活動範圍大了, 隨之而來是其獨立意識開始萌生。

2)喜歡將空盒子、小桶等有空間的容器裝滿玩具。

3)在日常生活中, 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語氣。

4)喜歡玩球, 會做把球舉過頭拋起來的遊戲。

5)喜歡和大人一起做認指眼、耳、鼻、口、手等認識人體器官的遊戲。

對此, 家長應儘量設置一個滿足寶寶需要的活動環境, 讓他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Advertisiment
此時, 家長的關照可能變成了一種限制, 會引起他的不耐煩。 因此, 在安全的範圍內, 家長要適當地放手讓寶寶自由活動。

9、能與外界接觸

寶寶的路越走越穩, 話也說多了, 與外人交往也多了, 這正是鼓勵他與別的小朋友交往的好時機。 開始寶寶不知道怎樣與別的小朋友交往, 但通過與新面孔的接觸、交往、交換玩具等簡單活動, 寶寶能得到很多樂趣。 每星期最好有2~3次機會與他的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 讓寶寶用自己的獨特方式接觸別人, 大人要多鼓勵, 千萬不要加以干涉。

10、不要過度“呵護”

不要對寶寶過度保護, 小朋友之間發生小衝突, 這是正常現象, 大人不必多加指點, 讓寶寶自己學會處理衝突。 如果兩個寶寶搶玩具,

Advertisiment
家長也不要以成人的禮貌心理, 強迫自己的寶寶放棄自己心愛的玩具, 那樣會讓寶寶迷惑不解, 且非常傷心。 要讓寶寶有機會維護自己的權利, 這也是社會交往的基本規則。 這會為寶寶今後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上就是專家為您簡單介紹的1歲以後寶寶心理發展, 相信您已經瞭解了, 如果您還有什麼關於寶寶心理發展方面的問題?歡迎諮詢我們的線上專家, 我們的專家一定會真誠為您服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