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前何曾想過有一天會跟一坨便便斤斤計較?可當媽後, 底線無限下降, 天天觀察寶寶的那坨“黃金”, 樂此不疲。 便便顏色異常, 愁;便便氣味怪異, 煩;一天拉幾次, 憂;便便拉不出來, 更是愁上加愁。
媽媽的煩惱:寶寶便秘怎麼治都不對!
小寶寶的那坨便便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寶寶的健康狀況, 可寶寶三天兩頭便秘, 用盡各種“科學方法”、民間偏方, 就是效果不好。
媽網網友@天天020:第一次給寶寶添加輔食後, 寶寶就便秘了5天, 看著他小臉蛋都憋紅了, 我心都滴血了。 後來聽說給寶寶用兒童開塞露, 馬上就見效。
Advertisiment
小編點評:開塞露的作用機理是利用甘油和山梨醇的高濃度和高滲透性, 讓更多水分滲入腸腔, 軟化大便, 再加上具有潤滑作用, 使大便容易排出體外。 但是, 開塞露只能在應急或偶爾用用, 長期用或大劑量使用會造成依賴性, 反而會加重便秘, 甚至影響肛門括約肌的正常收縮。
媽網網友@何家小豬:我家寶貝沒吃過母乳, 腸胃一直都不好, 要麼腹瀉, 要麼便秘。 我婆婆從鄰居那裡打聽到一種藥, 說有輕微的瀉藥的作用, 他們老家的孩子每次便秘都用它來治。 可我有點擔心, 寶寶這麼小, 經常服用瀉藥會不會影響健康?
小編點評:是藥三分毒, 無論這位網友所說的瀉藥是不是來歷不明,
Advertisiment
媽網網友@豆子的逗:我們家豆子也是經常便秘, 明明已經特別注意飲食不能太上火, 可還是過幾天又便秘, 每次都得3、4天才拉一次。 後來聽一個育兒群裡一位資深媽咪說, 將肥皂削成細長的圓錐形, 用點水濕潤一下插入寶寶的肛門, 停留一會, 寶寶很快就可以拉了。 不知道這種方法好不好。
小編點評:“肥皂條法”跟開塞露的機理相似, 長期使用會形成依賴性。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現在的肥皂除了含有基本的甘油和堿以外,
Advertisiment
生娃前何曾想過有一天會跟一坨便便斤斤計較?可當媽後, 底線無限下降, 天天觀察寶寶的那坨“黃金”, 樂此不疲。 便便顏色異常, 愁;便便氣味怪異, 煩;一天拉幾次, 憂;便便拉不出來, 更是愁上加愁。
寶寶便秘12分鐘推拿療法
便秘是嬰幼兒一種常見的病症, 飲食不當、消化不良、缺乏良好的排便習慣等等, 都可能引起寶寶便秘。 治療寶寶便秘, 最根本的方法是合理調理飲食, 多喝開水, 讓寶寶的消化系統得以調理正常。 此外, 還可以用一種無毒無害又簡單的方法,
Advertisiment
第一步:揉天樞3分鐘——疏調大腸
位置:天樞穴, 即與肚臍平行, 往外(腰間)2寸的兩個點。
手法:讓寶寶仰臥, 媽媽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樞穴, 1秒揉1-2次, 共揉3分鐘, 約100-150次。
原理:中醫認為, 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 也是腹部的要穴, 主要用於疏調大腸, 理氣行滯、消食等, 可以治療寶寶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胃腸道疾病。
第二步:揉摸腹部5分鐘——消食導滯、泄熱通便
位置:以肚臍為圓心, 以約2指寬為半徑畫圓。
手法:讓寶寶仰臥, 媽媽用手掌或中間三指, 順時針在寶寶肚子上緩慢畫圓揉摸。 共揉5分鐘左右。
原理:這樣揉摸寶寶的腹部, 不僅能夠揉到寶寶肚臍兩側的天樞穴,
Advertisiment
生娃前何曾想過有一天會跟一坨便便斤斤計較?可當媽後, 底線無限下降, 天天觀察寶寶的那坨“黃金”, 樂此不疲。 便便顏色異常, 愁;便便氣味怪異, 煩;一天拉幾次, 憂;便便拉不出來, 更是愁上加愁。
第三步:下推七節骨2分鐘——升降脾胃, 調理二便
位置:位於寶寶背部正中線, 由腰部的最低點的凹陷處, 到尾脊骨。
手法:讓寶寶俯臥, 媽媽用拇指或中間三指, 自上向下, 從寶寶腰部最低點的凹陷處推至尾脊骨, 約一秒鐘推一下,共推2分鐘,100-300次。
原理:推七節骨是小兒推拿中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常見手法之一。下推七節骨具有升降脾胃,調理二便的功效,適用於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秘等症狀。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小兒便秘務必“下推”,若小兒腹瀉,則用“上推”的手法,千萬別弄反了。
第四步:揉魚尾2分鐘——通氣理大腸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寶寶小屁股的凹槽內。
手法:讓寶寶俯臥,媽媽用手頂住寶寶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適中,一次約按揉1秒,共揉2分鐘,100-300次。
原理:中醫認為,按揉魚尾穴能夠“通調督脈之氣”,調整大腸功能,有助於消滯通便。
【小編總結】小兒便秘十分常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家長應該引起重視,但又不必過於緊張,瀉藥、開塞露等等“殺傷性武器”不到不得已最好還是別用。小兒推拿的效果經歷了數千年歷史見證,值得媽媽們的信任。而且,小兒推拿對於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愛的撫摸,寶寶洗澡後,在溫暖舒適的房間裡,聽著柔和的音樂,媽媽雙手溫柔地撫觸寶寶,不僅治療便秘的過程,更是媽媽和寶寶每天最享受的親子時光。
約一秒鐘推一下,共推2分鐘,100-300次。原理:推七節骨是小兒推拿中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常見手法之一。下推七節骨具有升降脾胃,調理二便的功效,適用於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秘等症狀。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小兒便秘務必“下推”,若小兒腹瀉,則用“上推”的手法,千萬別弄反了。
第四步:揉魚尾2分鐘——通氣理大腸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寶寶小屁股的凹槽內。
手法:讓寶寶俯臥,媽媽用手頂住寶寶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適中,一次約按揉1秒,共揉2分鐘,100-300次。
原理:中醫認為,按揉魚尾穴能夠“通調督脈之氣”,調整大腸功能,有助於消滯通便。
【小編總結】小兒便秘十分常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家長應該引起重視,但又不必過於緊張,瀉藥、開塞露等等“殺傷性武器”不到不得已最好還是別用。小兒推拿的效果經歷了數千年歷史見證,值得媽媽們的信任。而且,小兒推拿對於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愛的撫摸,寶寶洗澡後,在溫暖舒適的房間裡,聽著柔和的音樂,媽媽雙手溫柔地撫觸寶寶,不僅治療便秘的過程,更是媽媽和寶寶每天最享受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