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2歲的寶寶拉稀水怎麼辦?巧治腹瀉的民間偏方真的很管用

網友:小小馬兒不吃草

怎麼辦, 怎麼辦, 我家寶寶剛滿1歲半, 這兩天突然開始拉肚子。 剛開始只是有點稀(因為是吃母乳, 我自己這兩天多吃了點冰西瓜解暑), 以為問題不大, 過兩天就會好, 所以也沒有太在意。

但是, 今天都第三天了, 這拉出來的便便是越來越稀了, 今天早上的大便完全就是水樣, 帶一點點黃(就像蛋花湯一樣)。 寶寶拉稀水怎麼辦, 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止瀉呢?

相信生過孩子的媽媽, 曾經都遇到過和這位媽媽同樣的經歷吧。 其實, 寶寶拉肚子是常見得不能再常見的問題了, 尤其是1-2歲的寶寶

Advertisiment
由於抵抗力較低, 如若平時不注意飲食衛生, 則很容易引起腸道問題, 從而引起腹瀉問題。

問題既然來了, 我們就得想辦法去解決, 面對拉稀水的寶寶, 媽媽究竟該怎麼辦呢?對於一兩歲的寶寶拉稀水的問題, 育兒專家向沒經驗的麻麻支了以下招數, 一起去看看吧。

脾虛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腹瀉久瀉不愈, 寶寶面色萎黃, 食欲減少, 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塊物。 多見於腹瀉後期不愈的寶寶。

食療方:

胡蘿蔔湯:取新鮮胡蘿蔔250克, 洗淨, 連皮切成小塊, 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後, 喝湯、吃胡蘿蔔。

扁豆薏米仁山藥粥:取扁豆50克, 山藥60克, 薏米仁30克, 粳米50克。 將扁豆炒熟, 與薏米仁、山藥、粳米、少許鹽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 加水煨粥,

Advertisiment
待粳米熟時, 調入菱粉30克和少許紅糖, 煮熟即可食用。

傷食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寶寶有腹脹、腹痛, 腹瀉前哭鬧不安的表現, 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塊, 食欲減退伴有口臭。 此型多見於腹瀉伴有消化不良的寶寶。

食療方:

蘋果湯:取蘋果一隻洗淨, 連皮切碎, 加250毫升水, 加食鹽少許, 煎湯代茶飲。

若寶寶超過1歲, 可以吃蘋果泥。

焦山楂麥芽飲:取山楂30克, 炒麥芽30克, 紅糖15克。 先用小火將山楂及麥芽炒至略焦, 離火, 加少許酒攪拌, 再置火爐上炒至幹, 然後加200毫升水, 煎煮15分鐘, 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熬至沸, 待溫後分幾次服用。

風寒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寶寶大便稀薄多泡沫, 色淡, 臭味少, 有腹鳴腹痛, 或伴有發熱。 此型多見於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

薑茶飲:取生薑10克,

Advertisiment
茶葉3克, 加水煮沸後加少許紅糖, 代茶飲。

糯米蒼白術粥:取糯米30克, 白術12克, 蒼術6克。 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術及蒼術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 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濕熱型腹瀉食療方

症狀:大便呈蛋花湯樣, 伴有少許黏液, 發熱伴舌苔厚膩。 腹瀉以此型最多見。

食療方:

烏梅葛根湯:取烏梅10只, 葛根10克, 加250毫升水, 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燒20分鐘, 去渣加紅糖少許, 分次飲用。

陳皮紅棗湯:鐵鍋內放12只幹紅棗, 炒成微焦, 取洗淨的陳皮(曬乾的橘皮)10克, 加入紅棗和水煎15分鐘, 代茶飲。

除了專家以上的建議之外, 小編還可以向大家推薦一個比較實際一點的辦法:

在兩餐奶之間加喂些胡蘿蔔汁(胡蘿蔔切片煮成的水, 也可以連胡蘿蔔片一起打成胡蘿蔔糊效果更好)。

Advertisiment
胡蘿蔔汁裡含有果膠(煮得時間長一點, 汁裡的果膠就更濃一點), 腹瀉之前有沒有發燒, 嘔吐什麼的, 如果有就可能是秋泄了。

便便有沒有驗過?當時醫生開什麼藥, 如果不是細菌感染, 一半吃媽咪愛或者醒脾養兒顆粒加思密達就可以了, 如果吃了一直沒效果, 就有可能是因為腹瀉時間太長, 傷害了小腸壁絨毛, 造成乳糖不耐受, 這時就要暫停母乳吃防腹瀉奶粉了, 等到寶寶康復再吃母乳。

這個期間可以把米東加點鹽給寶寶當水喝, 蘋果加胡蘿蔔放碗裡蒸熟後弄成泥給寶寶吃, 一天兩次, 肯定有效果可凝固大便吸收腸道毒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