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請問子宮腺肌症如何治療?
問題 【媽媽問題】 8

請問子宮腺肌症如何治療?

問題描述

月經痛得曆害
治了好多地方但沒有效果.
怎麼治療?

網友回答
2014-02-18 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又稱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壁層,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同時存在。子宮內膜可以兩種形式侵入子宮肌壁層,即彌漫型和局限型。前者為異位內膜侵入整個子宮的肌壁內,在不同部位其侵入範圍和深淺可不同;後者異位內膜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宮肌瘤,但其與周圍正常組織並無分界(假包膜)。【病理改變】 病變處呈現交錯的粗條狀肌纖維帶和纖維帶,有暗紅色出血點或社區出現其中,很少有息肉狀子宮內膜可向漿膜層突出,組織切片可見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臨床表現】 繼發痛經發生在年齡較長婦女,即年近40歲時,痛經逐漸加重,往往是痙攣性,以至不能堅持日常工作。痛經是由於在經期異位內膜水腫,出血,刺激肌壁痙攣性收縮所致。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少數可有月經前後點滴出血,這是由於子宮體積增大,子宮腔內膜面積增加,及子宮肌壁間異位子宮內膜影響子宮肌纖維收縮之故。 雙合診往往發現子宮一致性長大,有觸痛,但子宮正常大小甚至小於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診斷】 繼發性逐漸加重性痛經,發生在中年生育期婦女,應考慮有子宮腺肌病。如伴有月經過多,經期過長,子宮增大,更應考慮子宮腺肌病。子宮碘油造影可見在一處或數處進入肌壁,形成憩室狀影,但其陽性率只有20%左右。最終診斷還靠子宮大體和病理組織學檢查。 【治療措施】 子宮腺肌病患者不再有生育要求者,以全子宮切除為好,儘量保留卵巢。如合併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者,也盡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絕經。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療6~12個月,停藥扣希望能在短期內受孕。如系在手術探查時發現,應考慮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宮。 【預後】 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生長緩慢,妊娠期常發生退變,絕經後停止發展,故一般預後較好。如病變範圍過於廣泛,或腸道受侵,則可能發生腸梗阻這一嚴重併發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很少併發妊娠,妊娠後亦易發生流產、早產或輸卵管妊娠。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手術治療效果均較理想。年輕患者且可再次恢復生育功能。子宮內膜異位症惡性機率很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