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小兒脫肛要如何治療呢
問題 【嬰兒】 14

小兒脫肛要如何治療呢

網友回答
最佳答案 小兒脫肛的簡便療法 1.對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引起的脫肛要給以充足的營養食物,如雞蛋、蝦蟹、海魚、瘦肉、豆類、米麵、蔬菜、水果等,以增加營養,增強肛周肌肉收縮力,使脫肛好轉。 2.對於便秘、腹瀉或咳嗽引起的脫肛,把這些病治好了,脫肛亦可好轉。 3.小兒脫肛可用手按揉復位,遇有肛門周圍腫痛時,可用熱水坐浴,加速局部血液迴圈,促使脫肛復原。 4.中藥治療,可用五倍子研成細末,鋪在紙上卷成筒狀,放在便盆內點燃,讓小兒坐上使氣熏入肛門,肛門可自行收回。也可用五倍子煎湯熏洗。最後取白礬末搽在肛門上,可預防脫肛復發。
2016-06-09 (1)保守療法 如果脫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癒。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臥位或仰臥位排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脫肛可以痊癒。如改變排便方法後脫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臥床1?~2周,堅持臥位排便,多可痊癒。 (2)中醫治療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臥床傷氣、大便幹結,均可以出現脫肛。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藥用可用雙紅提肛方。紅參、紅花、柴胡、當歸等苗疆純天然藥材。
2016-06-09 小兒脫肛很常見,這是由於孩子的骶骨不夠彎,骨盆底肌肉還未成熟,大部分能自愈。用保守的方法也可以。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小兒黃疸要如何治療呢

    您好,小兒黃疸是由人體內膽紅素增高所引起。一般小兒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指小兒出生24小時以後發現黃疸,並能夠在14天以內自然消失,沒有其它症狀;而病理性黃疸則有不同病症表現...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感冒咳嗽要如何治療呢

    小兒感冒咳嗽大都是由於受涼、氣管或肺受了感染引起的,可能是喝奶的時候刺激到咽部,導致咳嗽的。孩子前段時間感冒,會導致孩子的脾胃功能較弱,所以會造成吐奶。建議你給小孩吃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治療。必要時要...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過敏性鼻炎要如何治療呢

    您好,目前來說治療鼻炎比較常用的就是藥物、手術等治療方法。鼻炎是不能根治的而。,容易反復發作,除了藥物、手術等治療方法之外,您也可以嘗試鹽水洗鼻的方法,這對鼻炎效果不錯,鹽水的濃度、溫度、操作方法掌...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疝氣要如何治療呢

    其實只要知道小孩得了小兒疝氣時,就需要治療了,但是在小孩還少時,就只可以通過保守治療,這需要定期到醫院去檢查,並且服用一定的藥物。等到小孩適合做手術時,就可以通過做手術來治療了,這種方法是可以使這病...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鵝口瘡要如何治療呢

    你好,小兒鵝口瘡是一種黴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鵝口瘡多見於新生兒以及慢性腹瀉、營養不良的孩子,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孩子,以及乳☆禁☆頭、食具不衛生,使黴菌侵入口腔黏膜。 ...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呼吸道疾病要如何治療呢

    小兒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很高,是小兒常見疾病中對生命威脅最大的疾患之一,年齡越小,越要注意因為併發症越多,病情越重現在是夏秋轉季之際,必須注意。還有春夏之交,空氣濕度較大,病原體易傳播。轉季是呼吸道疾病...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血管瘤要如何治療呢

    小兒血管瘤要及時治療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話效果會更好。因為血管瘤會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長大的,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影響到孩子的神經組織系統,目前用的方法吧比較普遍的就是微創介導治療,手術後要注意護理。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疝氣要如何治療呢?

    你好;治療方式有保守療法:保守治療主要有藥物療法和疝氣帶療法兩類。藥物療法:能緩解疝氣的症狀但無法控制疝氣脫出,更無法根治疝氣。疝氣帶療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從而能有效阻止疝氣發展、緩解疝氣導致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反復發燒要如何治療呢

    您好,小兒反復發燒的話,一般是身體在對抗病毒。如果體溫在38.5℃以下,一般無需給予退熱藥,主要針對病因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體溫高,較大兒童可予物理降溫,即用冷毛巾頭部濕敷或用溫水擦澡,但幼...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遺尿要如何治療?

    小兒遺尿有很多原因引起,如遺傳、大腦發育未成熟、膀胱功能成熟延遲、精神緊張、疾病、內分泌等因素。所以治療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還是根據孩子的病因來治療。如果孩子因為疾病導致遺尿,如寄生蟲感染、泌尿系感染...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