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強迫孩子按父母意願和眼光去選書
星期天的圖書館,讀者很多,大家都在挑選著自己喜愛的圖書。突然,從裡面傳來了爭吵聲:“換本別的,不能再借這本書了。”“不行,我就要借這本。”只見4歲的樂樂邊說邊跑到我面前,把剛剛還回來的《西遊記》遞到我手上。他媽媽從後面跟了過來,沖我說:
2017-03-13 37 -
如何對孩子進行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
父母和老師都要注意到是文明使孩子成為孤獨的人。放學後孩子們沒有打棒球、捉迷藏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玩,惟一的空間只有學校的操場,而學校到4點就鎖門了。在外面玩不了,孩子們只好到朋友家去。即便是去朋友家,也往往是各玩各的遊戲項目。大多數孩子
2017-03-13 26 -
孩子為何會做怪相?快樂會消除這毛病
做怪相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毛病更確切。眨眼睛、故意咳嗽、咂嘴、歪嘴、歪脖子、縮肩、晃動上半身、吸吮手指、咬指甲、咬頭髮以及毫無意義的重複等,不管哪一種,很多孩子都有其中一種毛病,也有有幾種毛病的。他們多見於4~10 歲的男孩。 孩子
2017-03-13 30 -
對於有哮喘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呢
過了5 歲才開始患哮喘病的情況,想只通過藥物治好哮喘,是很難達到目的的。從嬰兒期開始,肺部容易積痰,發出呼嚕呼嚕響聲的孩子,到三四歲逐漸夜裡發作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的孩子,如果他的生活沒有一個大的改變,便不能很好地去上學。從三四歲開始的
2017-03-13 25 -
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技藝教育呢?
現在很流行對幼兒進行技藝教育。上日本舞蹈班、芭蕾舞班、音樂班、繪畫班、英語會話班等的孩子很多。附近的孩子都上技藝班了,你家的孩子不去嗎? 這種邀請的機會多了起來。怎麼辦好呢?對這樣的問題最好不要考慮得太多。孩子喜歡舞蹈,就讓他學芭蕾
2017-03-13 21 -
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男女平等的教育
過去日本的教育,是孩子一滿6 歲後,男孩和女孩就嚴格區分開了。因為男孩子將來註定要成為一家之主,而女孩子只能做伺候丈夫的順從妻子。當然,那種生活方式現在已不適用了。現在的生活方式是男、女具有平等的生活權利。古人所說的"男女7 歲不同席"
2017-03-13 23 -
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呢?
有時雖然父母親抑制住焦躁的心情,用溫和的聲音勸說,可有的孩子卻怎麼也不聽。孩子有孩子的道理。到11 月份天氣變冷了,母親讓他們穿長褲,孩子卻哭鬧著要穿短褲,這時的孩子就會被看成是沒有理由的反抗。但是,穿短褲小便方便,如果是長褲就要費事,
2017-03-13 34 -
對於不安靜的孩子家長要怎麼辦呢?
有一種不安靜的孩子,以男孩為多,他們不能安靜地玩,見異思遷,玩著玩著又馬上開始別的遊戲,且不能耐心地等待。但是如果是喜歡的東西,卻不管等到什麼時候也不甘休。到新的場所或來客人時,又開始做平時不做的事情。一乘新幹線就大聲歌唱,歌聲回蕩在整
2017-03-13 16 -
媽媽如何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要上幼稚園的孩子,一般應該會自己做自己身邊的事情。如果不是很小的紐扣,孩子能自己扣上、解開。洗澡時,自己也能將就著洗身體。吃飯和排便,已不用母親操勞了。雖說掌握這些基本生活技能是培養孩子作為獨立人的必要條件,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沒有感覺
2017-03-13 15 -
對於晚上入睡總是愛吵鬧的孩子怎麼辦呢
孩子入睡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有的上床後幾分鐘便睡著,也有需要30 分鐘或1 個小時睡前準備期的。很容易睡著的孩子是沒問題的,但有準備期的孩子卻存在各種問題。上床後總是拿著小人書在嘩嘩地翻看的孩子,還是容易對付的。 但是,有很多孩子在準
2017-03-13 15 -
在生活習慣方面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
在生活習慣方面,這一年齡要培養孩予能夠基本自立。但是,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做的事情,不應只要求孩子去做。早晨洗臉、刷牙、飯前洗手、從幼稚園回來後洗手、漱口、脫換衣服、剪指甲、擤鼻涕、洗澡等,都必須教孩子學會自己做。 日常生活中,要培養孩
2017-03-13 10 -
家長應該怎樣讓孩子度過快樂的假日
對從今年春天開始上幼稚園的孩子來說,這是第1 個暑假。在1 個月的假期裡,我們不要讓孩子把在集體保育中養成的習慣忘掉。 上了幼稚園後,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的孩子,就是在家裡也要儘量讓他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去幼稚園時,因時間來不
2017-03-13 17 -
家長應該如何教那些喜歡書的孩子呢
喜歡書的孩子要給他喜歡的書,不喜歡書的孩子就沒有必要給他書。孩子是否喜歡書,到了4 歲的時候就明顯地看出來了。只要是書,不管是什麼書都翻開,看自己能看懂的地方,這樣的孩子是喜歡書的孩子,去書店時,也會熱心地看看這本、翻翻那本的。要給這樣
2017-03-13 13 -
學習外語並非年齡越小越好
英語是國際語言了。多學一門語言,對孩子的前途以及交際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現在又很多爸爸媽媽都開始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英語了!但是學習外語,並非年齡越小越好 學英語時,光聽不說,效果為零! 現在是個全球化的時代,是個英語的時代!為了
2017-03-13 44 -
父母言傳身教對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的教育是關乎終生的問題,而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早教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嗎?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嗎?也許,那個狼孩子的故事早就揭示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早期教育將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和老師,他
2017-03-13 40 -
讓孩子的競爭著眼在能力上
小孩之間互相搶東西是一件讓不少家長頭痛的事,但是元元的家長頭痛的卻是元元從來都不爭東西,別人要玩,他就退讓。這一“懦弱”的表現,看在家長眼中急在心裡。“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元元總是退讓,怎麼在社會立足啊!”元元媽媽焦慮地對記者說。
2017-03-13 23 -
寶寶愛搞破壞 好奇心在作怪
孩子為什麼愛破壞? “破壞”是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常會出現的現象,原因可能來自孩子動作發展上的需要或是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然,也可能是孩子為了博取注意,而導致的類化行為……雖然每個孩子所展現出來的“破壞”狀況、程度雖都不相同,但每
2017-03-13 32 -
3歲前的記憶究竟去哪了?
談到3歲前經歷,就仿佛進入了人類記憶的盲區,哪怕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也難得有人能在腦海裡重現。既然3歲前的記憶看起來蕩然無存,那麼,在3歲前給予寶貝的任何刺激豈不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3歲前的記憶真的丟失了嗎?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
2017-03-13 22 -
作為媽媽就要穩得住勁
這話是我自己對自己說的。 美美從上週四晚上開始發燒,高燒,週六晚上我們去了北大醫院兒科急診。醫院的人少得可以叫做空曠來形容。不是甲流。只是病毒感冒。而且我喜歡北大醫院的兒科醫生,很人性,在我主動問是否需要輸液時,依然拒絕了我,還提醒
2017-03-13 16 -
0歲教育原點“才能遞減法則”
七田家的大原則之一零歲教育的原點“才能遞減法則” 真:我在育兒體系創始初期也是完完全全的門外漢,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並且所做的事情也都是當做實驗來做的。我非常珍惜這段珍貴的經歷,有了這個基礎我才能開設自己的幼兒教室
2017-03-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