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母愛是放下自己愛孩子
真正母愛是放下自己去愛孩子 我們要在所有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放下我們自己,放下我們的無知,放下我們的期望,放下我們所有的要求,要時刻警醒我們是愛孩子還是愛自己! ――王曉燕 現在有些父母竭力讓孩子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並把這樣的付出
2017-03-13 19 -
家長怎麼說孩子才肯聽?
全神貫注地傾聽 我們成年人總是覺得自己比孩子更瞭解狀況,更明白事理,所以常會對孩子說“你說的不對”……當一個人的真實感受不斷被人否定時,他怎麼會不感到困惑和憤怒呢?其實我們成人也會這樣。不妨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理解他們。當孩子向你表達
2017-03-13 16 -
自我服務: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
勤快媽媽 鄰居崔女士有個8歲的女兒叫青青,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早上叫青青起床是讓媽媽最頭痛的時候,因為青青總是賴在床上不起來,幹什麼事都要媽媽幫忙。 在叫醒青青前,媽媽要為她接好刷牙用的水,還要把牙膏擠到牙刷上;然後把早飯端上桌
2017-03-13 15 -
你讚賞孩子的積極交往嗎?
與人交往是孩子的重要能力之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具有善於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不僅是孩子智力發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們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品質。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學會交往呢? 給孩子創造一
2017-03-13 21 -
高手媽咪教你讓孩子學會愛
前段時間,女兒了了班級的老師做了一項關於愛心的調查,結果顯示,82%以上的孩子有“唯我獨尊”的傾向。這讓我不得不對孩子的愛心教育重新反思:如何讓孩子學會愛? 我決定先從孩子的日常生活教導起。平日裡我會有意無意地問孩子:為了讓其他小朋
2017-03-13 18 -
媽媽為什麼反對我當班幹部呢
媽媽,我對你說 媽媽: 我真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您那麼強烈地反對我當班幹部呢?您知道我為了這次的競選花了多少心血嗎?我不但寫好了發言稿,每天晚上臨睡前我都要默背兩遍才去睡覺。後來,我終於在選舉會上勝出,當選為班長。媽媽,您知道我當
2017-03-13 30 -
家庭教育pk學校教育
我曾經給某雜誌寫過一篇專欄文章,題目就叫做《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在文中我一再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為什麼這樣說呢?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學校似乎應該是教育的主戰場,但時至今日,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的學校,只能說是學習
2017-03-13 15 -
孩子不經歷挫折就不會成長
讓孩子適當地獨自處理一些內心衝突,體驗恐懼和焦慮,他長大以後就很少會有心理障礙。如果孩子長大以後很多體驗都沒有經歷過,一些該犯的錯誤都沒有犯過,該受的挫折都沒有受過,那麼這樣的孩子實際上是沒有能力的。心理學上有一個“挫折理論”,即孩子不經
2017-03-13 44 -
孩子考砸了父母如何“解套”
二周前大兒子Ian怯生生地拿給我一張期中成績單,這是他成為學生的六年來第一張以分數為考核標準的成績單。拿到成績單的當下,我發現Ian的表情裡有我重來沒見過的不安。打開成績單我立即被一個醒目的“C”毫不猶豫地重擊了一下,當我發現這個“C”
2017-03-13 22 -
我不得不拜兒子為師(圖)
我不得不拜兒子為師 這是一位媽媽講的故事: 兒子從小就非常好奇,凡事總喜歡一問到底,而且大部分問題都不好回答,我總是故作博學地給兒子講解一番應付過去。 如今,兒子已上四年級,我那淺薄的應答動輒就被兒子識破,還常為兒子的答案感到
2017-03-13 15 -
不要對著開心的孩子潑冷水
孩子開心時 “好棒喔!” “太好了。” “媽媽也覺得好開心喔!” “大家也都覺得很開心吧!” 與孩子一起由衷地感到開心。、 不可忘了抱有“共鳴的態度”。 不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作比較。 “如果每次都能這
2017-03-13 26 -
美國人的家庭育子觀
美國家庭教育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從小就尊重孩子,重視給孩子自主權,讓孩子獨立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美國孩子從嬰兒時期就跟媽媽分床睡覺,兩三歲的幼兒就住自己的房間了。父母平時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以及遊玩、學習都由孩子
2017-03-13 32 -
擴大社交圈 “娃娃親”正流行!
據瞭解,曾經被視為舊社會惡疾的“娃娃親”,如今卻悄然在年輕父母中間流行開來。不同于過去的父母之命,如今的“娃娃親”是為了給孩子找個伴兒,從小就為孩子打造社交圈。 討論:有必要給孩子定“娃娃親”嗎? 贊成:定親是一種交友方式
2017-03-13 25 -
法國加拿大:我們要給孩子更多自由
“給孩子寬鬆的環境,多給他們一點自由。”這是法國家庭教育專家們從成功與失敗的家教案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我們不無啟迪。 法國的教育學家們呼籲家長要盡可能帶孩子去公園遊玩,多鼓勵他們與同齡的小朋友交往,對一些智力超常的“小神童”,必須
2017-03-13 17 -
我們適當“放養”對孩子的益處多!
以前,我喜歡把女兒關在家裡,什麼事都要親自為她操心,從不敢輕易放手讓她自己去做,慢慢地我發現:女兒的身體較弱,動不動就感冒發燒;膽小,不敢自己外出,不敢主動與人溝通;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差……仔細想過才明白,原來都是我“圈養”孩子惹的禍!
2017-03-13 31 -
早教3要訣 教育不是填鴨式灌輸
寶寶是否聰明與父母關係密切 不少人認為腦子大,褶皺多,頭腦就聰明。其實,在被稱為天才的人當中,有的人腦子並不大。所以,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科學證明,人腦聰明與否,關鍵在於腦神經細胞的連結。只有當資訊得到極好的傳送時,人腦才能發
2017-03-13 22 -
激勵孩子成長的62句話有哪些?
一、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6句話 1、你將會成為了不起的人---激勵會在孩子身上產生神奇的效應。 2、別怕,你肯定能行---鼓勵是孩子的最大的精神支柱!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讚美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4、有個女兒真好
2017-03-13 25 -
三代媽媽教子理念大比拼有哪些?
60後母親 關鍵字:傳統 辛苦 嚴格 溫飽 這一代人是傳統的一代,人的思想和行為是統一的,所以在育兒過程中,絕大部分人也都被這種傳統思想影響著。 聽60後媽媽講過去的事情 那個年代的人,家裡孩子多,事情也就多,公公婆婆,幫了
2017-03-13 12 -
五種“特色媽媽” 千萬不要做!
一般帶孩子的媽媽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種,媽媽們都來對照一下自己是哪一種媽媽呢? 炸彈媽媽: 她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孩子吵鬧或不聽她的話,就會引爆炸彈,暴跳如雷。 比較媽媽: 這種類型的媽媽我們見得多了。電梯裡,公共汽車上,總
2017-03-13 13 -
當著孩子的面家長究竟能不能吵架?
在公共場合難免會和人發生爭執,可如果孩子在一旁,應該怎麼辦呢?不和人爭吵吧,心裡咽不下這口氣;和人爭吵吧,孩子會不會受傷害呢?專家認為,如果處理得當,這反而可以成為一個讓孩子從中學習的好機會。 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 媽
2017-03-1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