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4歲到5歲寶寶性格會“大反轉” 怎麼辦呢?

其實,這種變化更傾向于逐步形成,因此,有些時候孩子自己都有些迷惑,鬧不清楚他到底是一個張揚的四歲小頑童還是一個沉靜的五歲乖寶寶。而成年人則常常苦惱于孩子的行為難以預料。

實際上,通過四歲孩子特別在意事物到底是不是“真的”這一特點,我們就能明白,孩子其實對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而感到困惑。哪怕他畫一架飛機,也要給飛機添上一條“真的”電源線,好讓別人可以“真的”插上電源使用。這個年齡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真的嗎?”

情緒變化捉摸不定,不易轉移其注意力

四歲半的孩子,做事情的自覺性比以前稍有進步,也能比以前更長久地做一件事情。這個年齡的孩子更加熱衷於收集新的訊息和提高他已經掌握的技能。他的遊戲 風格不再像四歲時那麼張狂,而且也更容易忍受挫敗。但是,他的情緒變化捉摸不定,從大笑到落淚的轉變不過是瞬息之間的事情。

要想轉移他的注意力,你已經不能像以前那麼輕易地做得到了。有些四歲半的孩子可能會非常固執己見,尤其是當他很想要得到某樣東西的時候。比如他想要國慶煙花,這類索要有時候固執到了偏執的程度。你若是駁回他,他可能會變得非常惹人討厭,伸長他的舌頭,給你個惡狠狠的嘴臉。這時候,你不見得能像他四歲 時那樣,用幽默談笑就能輕易轉移他的視線。

好壞意識出現,並意識到長輩的權威

四歲半的孩子開始越來越能意識到長輩的權威,父母訓斥他的時候,他的臉上可能顯露出以前沒有過的表情,一種既有些困惑,又有些懼怕,還又在認真聽的小模樣。這樣子往往能讓父母的心軟下來,不再堅持,這也可能成為你們討價還價的好時機。

這個時候,“好”與“壞”的意識也開始出現。你要是在孩子睡覺前跟他說說以前的事情,他的故事也好,父母的故事也好,孩子都會開心得不得了。他尤其喜歡聽你講他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多麼多麼壞、他多麼多麼好之類的故事。孩子會願意你在睡前給他做做禱告,而且這種禱告往往能夠緩解他睡前的恐懼。想到 有個天上的、無所不能的慈父,會讓孩子多少有些安慰。這個年齡的孩子也許會願意把自己遇到的麻煩以及前因後果告訴天父;他願意祝福所有身邊的和親近的人, 願意跟天父絮叨他所愛的那些人。

小編總結:四歲半的孩子很難說得准。不過,如果你能夠始終想著他過去是怎樣的,將來又會是怎樣的,那麼這肯定能夠幫助理解和界定你的孩子現在是個什麼狀況。

相關閱讀:超市居然也是教育孩子的好地方!爸爸媽媽們千萬別錯過

延伸閱讀:

針對4歲半男孩子如何早期教育,媽媽們也是越來越關注,實際我們就要針對4歲半男孩教養這塊重點來教育!

孩子一歲時,搶小朋友的玩具,因為他以為凡是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兩歲時,他不肯讓別人玩他的小車,因為他不懂分享;三歲時,他常把“不”掛在嘴邊,因為他要自己“做主”。

到了四歲半,該開始設立更嚴格的規則,讓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不可以。

教養4歲孩子的五技巧

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他們在4歲以前還不瞭解規則和行為後果之間的聯繫。從4歲半起,我們就可以加強紀律約束。

4歲半背東西我覺得還是處於無意識記憶階段,你就在他面前讀,不停的讀,一直重複他就會了。不過我不知道你說的散文有多長。這個教孩子方法很重要。不要一句一句在那教,孩子會覺得很無聊沒意思。

1.制定規則

對4歲半及更大的孩子,我們可以針對他們最令人頭疼的行為表現,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說話粗魯無禮啦,制定一份規則清單。育兒專家建議,對於4—8歲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過5條的規則。

2.確定違規的後果

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寫明,如果違反規則,將有怎樣的後果,比如說短時期內不再享受某些“好處”。一旦孩子違規時,立即貫徹行為後果。這個時候,無需警告,不用討價還價,也沒有第二次機會。如果小傢伙認為有商量的餘地,他們可就不大會把你的規則當真了。

3.做好反反復複重申規則的準備

研究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專家說:“在兒童這個年齡段,父母要想他們聽話去做某事,或許得說上個百八十遍才行。”

4.規則要公平合理

我們要瞭解各年齡段的相應特點,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歲半的兒子總是在飯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歲的孩子會比4歲半的時候更加能夠“坐得住”,而等到8歲,他們的表現還會要好很多。

5.面對孩子違規的行為,家長的反應要言行一致,平靜迅速

有些家長往往空發號令,光口頭嚷著要怎麼怎麼樣,譬如,“不准那樣!”或者“叫你別幹,我說話算話的!”但從來都不落實到真正的行動上。要記住老話——行動比言語更有力。

相關閱讀:家庭教育:媽媽請不要做這2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