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_注意孩子的好奇心保護

養生之道網導讀:

和孩子一起走路,你有沒有發現,他總是喜歡揀那些彎彎曲曲、坑坑窪窪的小路去走。因為這些富於變化的路面,在孩子眼裡要比平坦的道路更具有吸引力,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了。那麼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保護孩子好奇心?

一、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探索精神的驅動力,許多成功人士從小便顯示出了強烈的好奇求知的欲望。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創造能力。通常在生活中,孩子因為好奇心而經常好動,好問,並且常常伴有一些破壞性的行為,拆個小鬧鐘,小玩具等,家長有時候會很擔心這樣的行為,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好奇心是人類成功的根源,對孩子的探索創造有很重要的作用。那麼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如何培養和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呢?這就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和認真對待孩子無休止的提問。

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要做好教育的引導者的角色。孩子的好奇心往往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表現的好動,一方面表現的好問。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能夠從中獲取和以往不同而又神奇的感覺,可以激發孩子創造力,除了引導,家長還要重視和孩子的交流,特別是孩子看起來無厘頭的發問,家長要給與孩子認真的對待和回答。那麼家長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呢,以下一些做法可以參考。

1、把孩子的好奇心向大自然轉移。家長可以多帶孩子觀察天氣的變化,花草樹木的變化,在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生長過程是什麼樣的,可以多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等景點,有利於培養孩子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愛好。

2、小實驗方法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和運用。家長要充分引導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小實驗,例如物理實驗傳聲筒、三原色實驗、小電燈泡等第二課堂。

3、認真對待孩子提問。首先家長要考慮到回答孩子提問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好奇心,家長不應該對孩子的問題置之不理,應該多給孩子鼓勵和歡迎的建議,使孩子的好奇心能夠保持,求知欲望也能得到滿足。其次回答孩子問題要多引導他們自己思考。

簡單的問題可以直接給孩子回答,複雜的問題可以鼓勵孩子注意事務之間的關係,從自己的思維角度,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得出答案來。再次,有些問題暫時不能給孩子答案的,家長需要運用語言進行疏導,比如“一下子接受不了這麼多知識,上學就學會很多東西”等。再次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不能傳遞錯誤的資訊,家長如果不知道就要實事求是,可以選擇告訴孩子,等查閱後在告訴孩子正確的答案。這種嚴謹的態度可以讓孩子受到影響。

總結: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對孩子探索求知欲望有利,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引導孩子,多引導孩子觀察思考自然問題,運用小實驗的方法激發孩子探索知識,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

二、孩子在幼稚園時家長最擔心哪些問題?作為教師該如何解除家長的擔憂?

家長最擔心孩子在幼稚園不合群。

解除家長的擔憂的方法是:首先,幼稚園老師要幫家長分析,讓家長瞭解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的,有些天性開朗,有些要慢熱些。告訴家長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家長應不斷鼓勵孩子,幫孩子樹立起自信心。

其次,孩子從一個以他為中心的環境——家,轉到一個有許多陌生人,自己只是小朋友中的一員的環境——幼稚園,勢必有個適應的過程,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經歷模仿期,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的舉動,這是非常正常的。對於2歲半到3歲之間的孩子,模仿是他們很重要的學習手段,說明他在主動地成長。有些家長期望孩子永遠是“領導者”,這種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是野蠻的。

另一個容易造成困擾的問題是孩子希望交流,但又不懂得如何融入集體。常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躲在媽媽後面,或者推媽媽:“你去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和我玩。”一種是上前用推搡的方式接觸其他孩子,或是搶玩具。

對於前一種,千萬不要指責。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和陌生人打交道呢?你自己試試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借張報紙看?對孩子多些鼓勵,可以帶領他,蹲下來,示範。有過一兩次成功的經驗,也許孩子就願意自己試試。

後一種也是正常的。小動物在一起,就用身體接觸來交流。分享是需要學習的技巧。要和孩子確認“我的”和“別人的”概念。尊重他的所有權,也樹立“別人的東西,要經過別人的允許才能動”等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