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情商訓練對孩子的重要性_如何訓練孩子的情商

養生之道網導讀:

現代社會中,對寶寶的教育不僅僅局限于智力,最重要的反而是情商教育,它是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樂觀積極的品性,是為人處理的態度。那麼如何訓練孩子的情商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訓練孩子的情商?

一、如何訓練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應該不會否認,對孩子來講也是一樣,但是孩子可能並不會注意到,所以作為家長就要有意無意的讓他受到些訓練。情商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人際交往能力,處理關係的能力等。這方面完善以後對其他方面能力的增長也有幫助。

家長們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在家裡的時候能唱能跳,可一旦在外面就表現出羞怯。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感到緊張或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於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不自信。

也有的家長會抱怨“我的孩子常常大發脾氣。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哄勸,呵斥,打罵等各種方法我都嘗試過,儘管當時花力氣和時間能把他‘安撫’或‘鎮壓’下去,可是這種事情一次次發生,弄得我筋疲力盡。”

以上都是情商較為低下的原因,當然還有許多因素,比如來自同伴的壓力。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同學對他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強化自信心所需要得到的認可,不僅僅來自家庭和老師,更多來自同學。從與同伴的交往中感受自己的價值。

如果一個孩子只是成績差,他還不至於討厭學校。但如果孩子在校園裡沒有朋友,形單影隻,或與人衝突不斷,受人排擠,就很可能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了。“同伴壓力”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需要警惕這個信號,並要觀察孩子的交往模式,分析原因。

情商低下,家長不用像智商那麼擔心,這個與自身的資質影響相對較少。與實踐關係比較大,孩子有情商弱項主要是缺乏教育方法和環境。作為家長要多給孩子營造一種環境,讓他能夠更好的得到鍛煉,比如多帶孩子參加活動,去公園認識朋友等等。

二、孩子情商教育誤區

誤區1:智商為王 拒絕其他教育

過去,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只需要學習好什麼都不用管了,仿佛讀好書就等於以後有一個好的未來,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父母也就只重視孩子的智商發展,對於智商發展以外的一切東西都列為“以後孩子慢慢就懂”的範疇。這樣做可以說是不小心就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了。

智商與情商密切結合,共同構成兒童快樂成長和未來成功的基石。孩子只有具備了語言、思維和基本的關係認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同齡夥伴交往中培養人際關係能力,學會認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離開智商談情商或者離開情商談智商都是謬誤,尤其在早期教育階段更應該以綜合培養為主,切莫從智商教育的極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極端。

誤區2:越早教越好 教得越多越好

有一些爸媽卻在情商教育這一塊十分看中,覺得寶寶可以越早接受這方面教育越好,恨不得當孩子一出生就告訴他一切。然而母親大學親子教育專家告訴我們,情商教育的最佳年齡是4-6歲,而情商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情緒、情感。

無論是自我情緒的感受、表達、調控,還是自己與他人情感關係的維繫,都需要在兒童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社會關係認知的基礎上。

等孩子具備一定的語言、思維和社會認知能力的時候,一般在4-6歲,通過適當的情商課程,才能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用社會性手段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