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樂器_不喜歡樂器的原因

養生之道網導讀:

不少家長談到學樂器時,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經驗——“學會一件東西怎麼會不需要逼呢”,甚至有家長說“每天練琴,孩子都會哭,但是哭完了還得練,哭也不許離開琴凳”。那麼,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樂器?下面養生之道小編就來介紹下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樂器?

一位家長的困惑:女兒娜娜還在慢慢的學說話的時候就很喜歡玩樂器。我以為娜娜很有音樂天賦,小時候讓他上了一個學習班。一開始,娜娜很喜歡學,“都來米法搜”等一學就會,能夠彈奏一些歌。一天天過去了,娜娜不愛學了。請問孩子不喜歡練樂器了是怎麼回事?

分析:

第一、小孩子很愛學新東西,看到有趣的東西就會躍躍欲試,請注意這並不一定就說明孩子在樂器方面有較厲害。這是孩子的天性。

第二、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最重要的是要依照他們的愛好。孩子在學的途中堅持不下去,一般是因為,大量的東西需要自己應用腦筋記憶、不容易之類的,跟自己亂玩的東西相差甚遠,或者是認為有別的小朋友比自己彈得好——他的興趣便會急速下降,這些都很正常,爸爸媽媽們應該以寬容的面對:

1、孩子不喜歡繼續練樂器可以暫時先放置一下,但一定要瞭解寶寶為什麼不喜歡繼續學習,第二次喚起孩子練樂器的熱情和興趣。

2、繼續用音樂來享受孩子,努力提高孩子對練樂器的長期興趣,還有也要讓他對這次放棄產生懊悔,當他再想去練樂器時把握合適的timing,定下規矩,防止他在挫折面前再次輕易退縮和放棄。

3、當孩子在練樂器中遇到坎坷時,需要讓他知道如何事都要經過長期努力才能有所得。讓孩子學會享受過程。

經驗傳授:

低齡孩子練樂器,興趣是第一位的。爸爸媽媽們需要從小保護孩子的興趣。在大量地營造音樂的藝術環境,一般的說,就是爸爸媽媽們也應該享受音樂,與孩子一同在音樂的學習或者彈奏上找到一樣的愛好,並對寶寶的進步馬上肯定。還有,注意學習方法和內容要科學、難易適度,大量的知識與太嚴格的要求反而讓孩子出現不開心,挫傷孩子練樂器的自信心。

總結:大量的東西需要自己應用腦筋記憶、不容易之類的,跟自己亂玩的東西相差甚遠,或者是認為有別的小朋友比自己彈得好——他的興趣便會急速下降,這些都很正常,爸爸媽媽們應該以寬容的面對。

孩子不愛學,家長和老師應及時“檢討”

孩子出現厭煩情緒是正常的,但需要被及時轉化掉。僅就處於音樂入門階段的孩童來說,他們和音樂的互動過程應該是快樂的,享受的。也許會有人以郎朗作為“逼”成功的例子,但這絕不是普遍規律。

專家認為,如果孩子出現哭鬧現象,一定是什麼環節出錯了,家長和老師要及時“檢討”:也許是家長上課前的幾句“必須”、“應該”把孩子給嚇住了,讓他產生了抵觸感;也許是老師在讓他做他現在很難做到的事情,他覺得太難;也許是他心裡惦記著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已經開始播了……如果孩子實在鬧,不如就讓他停下來。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在規定時間內練好一首曲要重要得多。他有興趣的話,慢慢會自覺對自己彈出來的聲音有要求。“至於一些極端家長在傳播的自己孩子成功拿到什麼獎靠一年打了多少個耳光,所有的家長聽都不應該聽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

此外,幼兒的厭煩情緒,也可能跟家長乃至教師的“功利化”有關。因為一些家長一上來往往就拿孩子“會彈點什麼曲子”、“能彈新曲子了嗎”等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成果和老師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