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讓孩子面對挫折法則_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挫折

養生之道網導讀:

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挫折呢?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心理承壓能力都非常差,生活中一點小困難就被嚇怕了,退縮了。那麼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挫折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介紹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挫折的教育方法。快來學習學習吧。

曾有一案例是,一個小朋友楊楊從小學習能力很不一般,愛好十分廣泛,她經常參加幼稚園的表演活動和比賽,表現都很好,深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但是不久前,楊楊第一次嘗到了慘敗的味道,在幼稚園的象棋比賽中沒名次。雖然同樣領到一份獎品,但一直不高興,父母以為過一段時間,他會接受這個事實,並會努力在下次比賽中重新站起來。可在那之後,楊楊變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樂意表現自己,尤其不肯再去參加比賽。面對孩子的變化,楊楊父母很焦慮,怕孩子因此沒有上進心。

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受挫後一蹶不振的孩子重新站起來呢?

一、幫助孩子總結失敗原因

當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家長不能只告訴孩子“輸就輸吧,沒關係”,而應該幫助他分析失敗原因,讓他找到自己的不足,從失敗中收穫經驗和教訓。

二、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許多家長生怕孩子吃苦,當起了孩子的“保護傘”,但不知,這種過分的保護對孩子是十分不利的,會剝奪孩子自立、自強的機會。作為家長,應最大限度地改變觀念,掌握的正確方法教育孩子,相信孩子,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要鼓勵他,讓他自己去做。

三、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在某一領域裡要充分自信,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挫敗。在生活中,家長可利用孩子的優勢激勵孩子,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長處,為孩子提供表現自己、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孩子在其他方面體驗到成功、看到希望,能幫助他找回丟失的自信。

四、掌握調解心理的方法

父母要多學習一些緩解心理壓力的常識,方便教會孩子學會自我調整。比如當孩子出現緊張情緒之時,可以提醒他深呼吸幾次,忘卻這是在比賽,把比賽當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項活動,用放鬆的心態迎接等等,同時,合理宣洩壓力也能有效地控制怕輸的心理。

五、讓孩子明白失敗的定義

平時給孩子多講些偉人遭遇尷尬、困境、失敗時處理問題的趣事,注重強調他們的幽默感和豁達大度的心理,讓孩子明白真正的失敗是甘心承受失敗,並且失去再嘗試的勇氣。

六、培養孩子自立

挫折教育不是簡單的創造困境讓孩子去經歷,而是當孩子面臨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要急於去為TA排除一切障礙。父母應確立與孩子的“顧問”與“詢問者”關係。父母向孩子提供建議和諮詢,由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這樣會很有助於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行為自我負責的精神。

七、父母要培養自身承受壓力的能力

家長需端正自己的心態,不要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依據孩子的性格優勢和能力確定教育目標;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孩子。只有這樣才不會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孩子才能以平常心去應對競爭,並且承受挫折。

關於專家的觀點:經過兒童心理研究發現,與實際情況恰好相反,那些愛退縮、不敢表現自我的孩子的上進心往往較強,他們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比別人更強,以獲得周圍人的深度認可。但是由於自信心不足,沒有面對失敗的勇氣,所以表現出逃避比賽、害怕競爭的行為。總而言之,我們家長要教導孩子勇於客服困難和挫折,勇於面對它們,堅持不懈、信心百倍的幹革命,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這個樣,這樣將來就會有所造就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