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親子教育的四心_親子教育有何四心

養生之道網導讀:

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最適合的方式就是通過親子教育,以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不過,家長們瞭解親子教育的四心嗎?知道親子教育有何四心?只有瞭解親子關係才能促進了孩子的成長!

親子教育在幼兒早期最重要是讓寶寶從玩中學習,那麼爸爸媽媽知道親子教育的四心是指什麼嗎?“好玩”的父母往往是好奇心強、熱愛生活和有著無窮無盡創造力的,這會在親子教育中起一個正面的作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親子教育的四心是指什麼,這四心在親子教育中起什麼作用。

1、童心

對於親子教育的四心是指什麼這個問題,童心是重點。有了童心,才可以與寶寶保持對等的位置與寶寶相處;有了童心,我們也會跟寶寶玩得更投入;有了童心,我們就能知道寶寶喜歡玩什麼,寶寶喜歡怎麼玩;有了童心,我們就不會再只關注有沒有給寶寶買新玩具,而是可以把生活中的任何物品變成玩具有創意地玩。即使我們無法讓時光倒流,回到自己小時候那種充滿野趣的童年,但只要童心在,依然可以讓孩子玩得夠盡興。

2、有心

有心的爸爸媽媽,可以通過寶寶的一個舉動來透視其背後的意義,通過陪玩來讓寶寶學習。有心,就是爸爸媽媽有培養寶寶的心意,為了寶寶更好的成長,付出更多的辛苦和關注。比如在寶寶喜歡藏貓貓,有心的父母則會樂此不疲地陪著他玩一遍又一遍;比如有心的父母會在寶寶往地上扔東西玩的時候,會很樂意地幫他撿起來讓他再扔。

比如有心的父母知道,玩就像個萬花筒,變化萬千,具有變通性和靈活性,所以在寶寶興趣轉移時,不會強行讓他接著玩,而是利用各種新鮮的招數來吸引寶寶,如廢包裝箱和幾塊地墊拼搭起來,再把棉被卷成筒,利用“尋寶”任務等花樣使寶寶爬著玩的樂趣大增。

3、用心

用心的父母,一定會幫助寶寶玩得更好,而不只是做旁觀者或指導者,而更應該是自由玩耍舞臺的搭建者、寶寶興趣的調動者與即時調試者。爸爸媽媽要用心陪伴寶寶玩,用心給寶寶營造一個能玩得盡興的環境。父母可能需要想想,給寶寶買的玩具,他為什麼不愛玩?是不是該和他一起玩?寶寶怎樣才能體會到其中"變化"的樂趣?

4、耐心

耐心是親子教育的四心是指什麼這個問題最基礎的,因為親子教育一方面需要我們保持耐心陪伴寶寶,一方面需要我們們對寶寶淘氣行為的寬容。在與寶寶的相處中,雖然有時會陪寶寶一起玩,但其實陪在旁邊觀察的時間會更多,這需要我們的耐心,因為很多玩的技巧需要寶寶自己去發現和實踐,這樣才會學得更多,也才會讓寶寶體會到更多探索的樂趣。

而另一方面,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還末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有時會做一些讓父母生氣的事情,比如翻垃圾桶,把手機扔進魚缸,把床單剪了窟窿,面對這種淘氣的事件,不要用怒吼和說教來建立規則,而是要耐心的問問寶寶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給寶寶找到一種替代玩法也許效果更好,其實在這些淘氣事兒的背後,都藏著一個小小愛迪生的發明之夢呢!

親子教育的四心是指什麼?這主要是指童心、有心、用心和耐心,這四個心是親子教育中,父母必須學會並堅持的。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實際運用這四個心,在和寶寶玩的時候,在教育寶寶的時候,發揮這四個心的作用,讓寶寶更能從玩中發現樂趣,也讓寶寶更能通過玩學習到各種各樣的知識。

一位元著名的教育專家根據自己最近的調查發現,一些孩子的家長總是無法擺正“心”的位置,以至於走入了四大“心”的誤區。

1、平常心變補償心

許多家長因為自己沒有機會讀書、上大學,於是拼命要讓孩子得到補償,想讓他們“出人頭地”。

專家指出,不要讓孩子成為“人上人”,也不要讓孩子成為“人下人”,要讓孩子成為“人中人”,讓孩子好好地做一個平常人,這才是父母應該具有的平常心。

2、正常心變反常心

一些孩子的舉動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設計的模式卻變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貪玩,父親就認為他得了多動症,帶到醫院就診。醫生看看孩子很正常,可是父親堅持己見,醫生便對孩子說:“你沒病,你父親有病。”

3、責任心變虛榮心

有個女孩的父母硬要女兒考重點學校,女兒不堪重負離家出走,父母後悔不已。可見虛榮心到頭來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4、懼怕心變代替心

有個孩子要出去郊遊,整理好了行裝,母親發現他忘記帶禦寒衣服,但存心不告訴孩子,果然,孩子回來後說:“這次我凍得夠嗆,以後一定要記著多帶一些衣服。”孩子就此積累了經驗。但大多數的父母卻不是如此,孩子忘記帶傘,他們生怕孩子淋雨,就送到學校門口,結果,孩子老是不記著帶傘,心想,反正父 母會送來的。專家指出,不要因為懼怕孩子犯錯,就去代替他幹活。因為,犯錯也是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