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女孩疑因考試失利自殺 學習壓力居然致死

養生之道網導讀:

知情者稱,女孩考試不好,死前曾跟表姐發短信說“永別”。孩子學習壓力大,這是很平常的事情,可現在居然演化到“跳樓”“自盡”這種地步。

事件回顧:

前晚中秋夜9時許,白雲區同德圍興德街嘉德園,一名12歲的初一女生從9樓頂樓墜樓身亡,知情者稱,女孩考試不好,死前曾跟表姐發短信說“永別”。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街坊介紹,女孩今年12歲,住嘉德園東側6樓,前晚9時許,很多街坊正在賞月,突然從西側傳來一聲響,開始以為車爆胎,後來聽到女孩母親的哭聲,才知道有人墜樓了。“從9樓樓頂墜下去的。”

“聽說一個年輕人先看到女孩躺在地上,他用手機燈光照了照,發現地上有血,後來女孩的母親來了,給女兒做人工呼吸。”街坊說,不久後,120救護人員趕到現場,但經搶救無效死亡。

該社區一名保安稱,女孩的父親回英德老家過中秋節了,事發前,女孩還跟母親去了外婆家吃飯,回來後她還說去賞月,家人只允許去5分鐘,沒想到再也沒回來。“她很乖的,很高,經常看見她在社區外的籃球場玩呢。”

知情街坊稱,女孩是獨生女,在石井一家學校讀初一,讀的是寄宿學校。該知情人士還透露,女孩考試不好,死前曾跟表姐發短信說永別。具體情況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很多青少年都有著很大的學習壓力,對於他們來說,壓力大部分來自學習方面,還有小部分來自各種興趣班、提高班。

學習壓力的來源:

1、來自學校

許多學校追求高升學率,學習層層加碼,造成學生精神的負荷過大。有些學生由於基礎好,尚可適應,而有些中等成績的學生和成績差些的學生在拼搏中舉步維艱,長期的壓力與矛盾,很容易引起神經衰弱症狀。

2、來自家庭

父母“望子成龍”,過分強調子女的學習,整日督促孩子看書,做作業。有些家庭還請了家庭教師,學生除完成學校作業外,尚要完成大量的課外作業。為了保證學習,他們不許孩子看電影及課外讀物,偶爾參加文體活動,也橫加指責,不給一點兒放鬆的機會。至於考試成績,更成為父母關注的焦點。孩子成績好,父母便喜形於色,成績差則大發雷霆,甚至惡言攻擊,諸如“真笨”、“沒出息”、“成不了才”等等。這些話勢必傷害子女的自尊心。

3、來自學生本身

有許多學生,熱別是有進取心的中學生,努力學習,奮不顧身地爭取名列榜首。他們只比第一名差了幾分,便感到難過,焦慮,自責。他們學習的目的不明確,患得患失,更經不住突然的打擊。一旦高考落榜或學習成績下降,便在心理上難以承受。

專家支招:

沉重的學業壓力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幫助孩子釋放壓力,已成為目前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家長要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給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緩解課業的壓力。另一方面,家長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關心孩子的想法,增強他們抗挫折的能力,讓他們正確認識事情的發展,擁有健康的人生觀。

如果當孩子感到有壓力的時候,應該如何去釋放呢?

1、放鬆訓練

下面簡單介紹幾個自我壓力疏導的放鬆法,孩子在感到壓力大的時候可以做這些放鬆練習。

(1)音樂放鬆法:聽輕音樂15分鐘,你就會覺得心裡舒服多了,而且還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的放鬆。音樂本身可以轉移人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音樂放鬆帶有催眠放鬆的原理。

(2)意念肌肉放鬆:從頭到腳,每個部位逐一地繃緊放鬆肌肉,同時把注意力聚集在正放鬆的肌肉上,隨著肌肉的注意鬆弛,情緒也漸趨放鬆。具體的順序是:“頭皮 → 額頭→ 眉頭 → 眼皮 → 臉部 → 頸部 → 肩部 → 大臂 → 手肘 → 小臂 → 手腕 → 手背 → 手指 → 胸部 → 背部 → 腹部 → 腰部 → 臀部 → 大腿外側 → 大腿內側 → 膝蓋 → 小腿外側 → 小腿內側 → 腳腕 → 腳背 → 腳心 → 腳趾”,然後從腳到頭再進行一次,一般就可以把身體完全放鬆下來。

(3)腹部呼吸:平躺在地板上,身體自然放鬆,緊閉雙眼。呼氣,腹部鼓起,然後緊縮腹部吸氣,最後放鬆,使腹部恢復原狀。正常呼吸數分鐘後,再重複這一過程。

2、行為調節

(1)時間管理:善於安排和利用時間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壓力。要學會按照不同學科的要求,分配和平衡時間,根據事件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時間,可以有效的排除重壓所致的疲憊感,特別是在學期末,各種學業任務特別繁重的時候。

(2)確立現實和可達到的目標:根據孩子的現狀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標,以提高目標實現的幾率,減少因目標過高不能實現而產生的壓力。

(3)在學業、娛樂和社會活動中保持平衡:過多地投入學習而缺乏足夠的娛樂,是學生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學習生活中應該有張有弛,適度的娛樂是更好學習的保證。

3、認知調節

減壓一個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反思導致壓力的觀念和想法。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傾向誇大壓力事件的重要性,所以應該客觀、準確地評價威脅是否真實存在。人舒緩壓力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問問自己:這是不是最壞的結果?通常,事實沒有我們原來想像的那麼糟糕。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打消一些不必要的顧慮,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最後,應對壓力的一個有效策略就是傾訴。讓孩子多跟父母、同學、朋友談談心,把自己擔憂的事情講出來,這樣可以降低孩子的緊張,也有可能使孩子從別人那裡獲得新鮮的想法和問題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