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小心!別給寶寶吃了不該吃的調味料

養生之道網導讀:

當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每天給寶寶吃清淡的米粉和白粥,寶寶都不高興吃了,所以父母要適當地給寶寶輔食添加一點味道。

每個父母都要面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可是每天給寶寶吃清淡的米粉和白粥,寶寶都不高興吃了,所以父母要適當地給寶寶輔食添加一點味道。可是面臨加調料父母又犯難了,到底該如何加調料才能既營養又健康,糖鹽醬醋寶寶何時才能嘗呢?

寶寶吃醬油

醬油添加須注意

媽媽一般喜歡在寶寶的粥里加一點醬油,不過要注意,要在寶寶10個月後才可以在輔食中加一點醬油,作用主要是讓飯菜味道好一點,所以醬油每次加1~2滴就可以了。

不過醬油是以大豆為原料,第一次給寶寶吃要仔細觀察寶寶是否對醬油過敏。

糖量不要放太多

寶寶喝糖水的時候速度會很快,可是吃飯和喝涼白開的時候就老是嘟著一張嘴,吃兩口就開始哭,用來抗議,媽媽們對此很是傷腦筋。一般來說,寶寶們都喜歡甜香的食物,這是因為寶寶嬰兒時期的食物中常常添加了很多的糖類導致的。

吃糖過多,會產生飽腹感,影響食欲,特別是在輔食中加入過多的糖會影響寶寶的進食量,時間久了就會減少其他營養元素的攝入量。

糖攝入過多,會使體內維生素大量地消耗,唾液和消化液分泌會減少,胃酸增加,腸內發酵,因而引起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大量地攝入糖分不僅會引起無機鹽代謝失調,還會促使肝臟產生過量的中性脂肪,中性脂肪隨著血液的流動會沉積到動脈壁上,形成小兒早期動脈硬化。

媽媽看到這些肯定會發愁,到底給寶寶多少糖合適呢?其實一般情況下,如果以穀類為主食的寶寶,每天從食物中得到的糖類已經基本滿足了身體的需要。不過為了調節口味,滿足寶寶喜歡吃甜食的要求,吃少量的糖是允許的。不過數量最好限制在10克左右,相當於市場出售的方糖3顆。

雖然寶寶喜歡吃糖,但是不要因為對寶寶地過分溺愛,或者為了自己餵食方便,就把危險帶給寶寶。

不要太早吃醋

加點醬油和醋,不僅可以給寶寶的輔食加上味道,也可以加上不同的顏色。寶寶對食物的顏色很敏感,對於有鮮豔色彩的食物寶寶會很喜歡吃。

寶寶在6個月左右是味覺發育的敏感期,在這個時候,應該讓寶寶接受豐富的食物品種,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特別要提的是要讓寶寶品嘗食物原本的味道。這樣有利於寶寶建立起對食物的正確感覺,形成好的飲食習慣。

食醋分為釀造醋和配製醋。一般釀造醋指的是用優質糧食經過發酵製成的食醋,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價格比較高。此外,白醋的營養價值比有色醋低,所以也可以用米醋、陳醋等替換。媽媽們買的時候要認准商標,不要錯手買了配製醋了。

寶寶吃鹽

吃鹽需要小心點

當寶寶到了一歲,對於淡而無味的輔食開始不感興趣,那麼這時就需要給寶寶加一點鹽了。

鹽乃百味之首,飯菜如果不放鹽或者放得過少,吃起來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很多媽媽會給小寶寶的食物里加點鹽,覺得這樣可以調節口味,促進寶寶的食欲。可 是,一般周歲內的寶寶輔食中不需要添加鹽。半歲之前的寶寶通過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加上自身代謝的儲存,就可以獲得足夠的鈉來滿足生長需求。

大家都知道,寶寶周歲內消化系統、腎臟功能不是很成熟,對鈉的代謝能力比較低,如果額外給寶寶添加鹽,使寶寶攝取了過多的鈉,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不利於 寶寶的健康。食鹽在腎臟代謝,吃鹽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含有鹽,醬菜、加工肉製品、零食等,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這些隱藏在食物中無形的 鹽。

家長們不要用成人的口味作為尺規。寶寶的食物要單獨做,不要讓寶寶過早和家人吃相同的菜。寶寶對食鹽的敏感度遠超成人,不能用成人標準來衡量食物的味道,否則對於寶寶來說飯菜裡的食鹽含量就太多了。

那怎麼能讓飯菜變得有味道呢?家長要學會巧妙地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蝦皮有鹹味,可以壓碎後放在寶寶的輔食裡代替食鹽,既增加鹹味和鮮味,又不會攝入過多的食鹽,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