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不喝奶有6種可能:如何讓寶寶好好吃奶?

嬰兒期喝奶 補充寶寶身體所需養分

護理專家表示,4-6個月的寶寶由於腸胃功能還在發育階段,此時他的主食是配方奶或母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身體器官的成長需求,母乳或是配方奶,此時便無法提供寶寶身體所需的各種養分,因此才會建議寶寶6個月之後應開始逐步添加輔食。

兒科專家並進一步指出,寶寶的腸胃道尚難以消化固體食物,因此需從流質或是乳製品來取得營養,這也是寶寶正常取得養分的唯一途徑。

即使當寶寶開始食用輔食,也不需要刻意中斷母乳的攝取,寶寶仍然可以將母乳當成點心,就像大人偶爾也會喝牛奶,但卻不會將牛奶當成主食。

寶寶不喝奶的6種可能

可能1厭奶期

兒科專家表示,嬰兒的厭奶期通常發生在3-6個月,由於原因仍不明,因此通常遇到了厭奶狀況,需請家長特別注意寶寶的用餐狀況,避免造成生長發育不良的狀況。若寶寶厭奶狀況嚴重到影響其健康,亦可請醫生開立藥物,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增加食欲。

可能2脹氣

中醫內科專家補充表示,脹氣的原因除了乳製品原本就容易造成脹氣現象外,脹氣的原因也可能來自於喝奶的過程中,因奶瓶孔過大或是姿勢不正確,導致吸入過多空氣,致使寶寶產生脹氣的不適感,在經由按摩或是阻卻導致脹氣的原因,寶寶的厭奶症狀即可獲得改善。

可能3後天疾病

有時候寶寶的食欲不振是因為疾病導致的,例如感冒、腸胃炎,或者是寶寶有過敏體質,都可能致使其食欲受到影響,這種狀況會隨著疾病好轉而逐漸獲得改善,只需注意生病時期應把握清淡飲食的原則。

可能4先天疾病

部分先天性疾病如心臟病、海洋性貧血…等,都有可能會造成寶寶食欲不佳的情況。

可能5便秘

一般來說,母乳寶寶較少發生便秘以及食欲不佳的情形,但寶寶便秘的情形容易在更換奶品的時候發生,尤其配方奶內含鐵質,更容易讓便秘情形發生。護理專家建議更換奶品應采漸進式,一開始的比例可由1/3做調整,若寶寶無過敏反應或是便秘情形,便可逐步增加新奶粉的比例。

可能6心理因素

有時候寶寶的厭奶的原因,來自于心理因素,例如進食時間不規律、媽媽會用打罵的方式督促他吃飯…等狀況,都可能會讓寶寶排斥吃奶。

拒喝奶水 影響寶寶生長

兒科專家表示,喝奶是寶寶的營養來源,如果不喝等於身體沒有養分可以供給寶寶的生長需求,可能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也因此如果寶寶厭奶,較難以其他方式替寶寶補充養分。

護理專家也指出,寶寶的成長曲線圖也相當重要,可以幫助媽媽儘早發現寶寶有無生長遲緩現象(若生長曲線圖比例低於3%,可能有生長遲緩的現象),如果家長未多加留意寶寶的進食狀況,長期營養不良可能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發生脫水現象,一旦發生脫水,應立即送醫院評估寶寶身體狀況。

寶寶不好好吃奶怎麼辦

寶寶4個月了 最近總是不好好吃奶非要等睡著了才吃醒著的時候不怎麼吃 有什麼辦法讓寶寶能好好吃奶啊 我是母乳餵養

寶寶厭奶的現象普遍發生在四到六個月左右,甚至有的寶寶在三個月左右發生,首先要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小孩子不愛喝奶,其發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如:

1.好奇心:對周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分心,而無法專心喝奶。

2.喜新厭舊:不再只喜歡「牛奶」, 想嘗試其它食物。

3.環境氣氛不好:穿太多衣服, 家中悶熱, 感受到責駡等原因,使寶寶的感覺不舒適。

4. 成長速度趨緩: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新生兒時那麼大。

5.生病:基本上,非疾病性的厭奶較常見,所以爸媽最好能夠多花點心思和耐心觀察照顧、畢竟寶寶還不會表達,還是得靠爸媽的細心瞭解原因,滿足需求。

厭奶時期寶寶會因為不同因素而大小餐,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在合理範圍內,精神很好,也沒有不舒服的症狀,就不要強迫他吃東西!餵食時要減少外界的刺激,如果四周不斷有人走動或有吵雜聲,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而減低食欲,因此給孩子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是很重要的。

厭奶期也是寶寶告知爸媽該添加副食品的時候,如果擔心副食品過敏又碰上厭奶時,可以先從低過敏食物如嬰兒米粉開始添加,等到適應良好,再嘗試其它低過敏食物。副食品的添加,以一次一樣為原則,並從少量開始,採取漸進式方式進行,觀察寶寶是否能適應,再慢慢的增加份量與種類。

嬰幼兒食品以天然食物去調製,切忌添加調味料,因為太鹹的食物會增加腎臟負擔,調味料的成份也可能造成過敏。除了用湯匙餵食外,喂副食品的奶嘴的口徑要比吸奶用的大一些,如果奶洞不容易吸吮或奶水滴的太慢太快,都容易造成寶寶的不適,使厭奶更嚴重。

如果用盡心思,寶寶依就不喜歡喝奶,可選擇類似營養成份的食物替代品,例如:小魚稀飯、大骨湯等,以補充營養需求。寶寶的精神好,而且體重穩定的增加,有厭奶現象也是可接受的。但若有發燒、呼吸喘、活動力差、嗜睡、上吐下瀉,合併厭奶情形,就需要注意了,應儘快帶寶寶 就醫 診治。

厭奶期會持續多久的時間會因人而異,從1~2星期到半年都有。如果有疑問,還是要求助小兒科醫師比較妥當。臨床上,除了生病就醫外,醫師會鼓勵家長藉由定期健康檢查來評估孩子生長和發育是否正常,並會持續的追蹤嬰幼兒是否因為厭奶 厭食 而阻礙生長。

爸媽也應該要注意正常的 身高 、體重、頭圍曲線 (兒童健康手冊上臺灣地區男孩女孩生長曲線表)。如果體重掉到百分位當中的第三百分位以下,或是逐漸下移兩條百分位元曲線,都是警訊,需要就醫檢查。除非食量低於每天所需熱量或生長遲滯,否則並不建議用藥治療。當孩子確實低於正常標準時,可以給予促進食欲的 開胃 藥及促進腸胃蠕動的整腸劑,達到提振食欲的效果。通常給予開胃藥的目的,在建立良好的餵食習慣和提高體重,治療達到目標即可停止。

寶寶健康長大,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寶寶在每一階段的成長過程,都有其特性,厭奶時期亦同。若沒有異常的現象發生,爸媽無須太過擔憂或壓力過大,更不要責駡或逼迫,試著去瞭解寶寶的習性,均衡攝取營養,就能安心、愉快地度過厭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