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父母消極情緒影響嬰兒】嬰兒情緒受父母影響

養生之道網導讀:

很多父母也許不知道,父母消極情緒會影響嬰兒吧?其實,嬰兒雖然不懂得用語言表達,可是,事實上,父母消極情緒會影響嬰兒的。我們看一下例子!

研究表明父母情緒對嬰兒影響大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7月刊的美國《兒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以往的研究發現,母親心情抑容易導致新生兒過分哭鬧,但事實上,父親對新生兒甚至對胎兒的影響並不亞于母親。

為研究父母情緒與新生兒過分哭鬧間的聯繫,研究人員分析對比了4426名2個月大的嬰兒和他們父母的生活狀況。在被調查的嬰兒中,2.5%的人有過分哭鬧的現象。研究人員將過分哭鬧定義為:嬰兒一周內有3天以上每天哭鬧時間超過3小時。

研究結果顯示,父親情緒不好,其孩子過分哭鬧的幾率要比父親情緒好的孩子高兩倍。過分哭鬧是導致新生兒疝氣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研究證明父親的良好情緒對孩子快樂成長同樣重要。父母雙方都要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養,以免壞情緒影響孩子。

父母需多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雙親感情不好所養育的嬰兒,只要看一看臉孔就可以明白。因為那副臉孔總是陰沉而不開朗。或許有人會說,嬰兒怎能瞭解父母間的微妙事情?但,須知嬰兒擁有敏銳的頭腦,它能敏感地吸收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刺激。假如夫妻倆天天在這樣的幼兒面前吵架,你想結果會怎麼樣?

當然嬰兒不會知道事情的內容,但憎恨與厭惡的感情,倒是能夠確確實實地記憶起來。或許應該說那種腦袋會完成裝配才對吧。這時嬰兒的面容,當然要變得陰沉不開朗。就算大眼睛,高鼻子是遺傳來的吧,可是嬰兒的表情,卻是可以真實反映雙親生活的鏡子。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情,有一位。年輕母親抱著嬰兒到“人生服務所”,商量離婚的事情,當時母子兩人的悲傷表情極為相像,令人感到非常詫異。

被強力培殖了憎恨與厭惡感情的幼兒,不久又上幼稚園、又上小學的漸漸長大後,你想他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這事應該不難想像。

查一查問題少年的記錄就知道,他們大部分人的幼兒期,都是在不幸的家庭環境中渡過的。孩子懂事後的心理動機或行動等的原點,無不出自幼兒時代所接受到的無意識的經驗。

鈴木鎮一大師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今天回到家裡,請把孩子們召集起來看一看,你從他們臉上,一定能夠看到夫妻倆人的生活歷史。”他這話,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

說是幼稚教育,其實也不必怎樣標新立異。恩愛的夫妻、融洽的家庭,可以說就是無上的、最好的幼稚教育了。母親的“憂慮”會傳染幼兒談起幼稚教育,許多人往往誤解以為就是開發智力商數、漢字記憶量等計量可能的能力。其實,如何開發不可計量的,諸如判斷力、價值觀或感受性等能力,要比前者更有意義得多。這一點請勿忽略。尤其是後者,根本不必擺出架構來談“教育”。因為母親日常的行動與感情就是教育的緣故,所以對幼兒的影響反而大得多了。

五音不全的母親所教出來的子女,也一定五音不全。同樣的,個牲不開朗的母親調教出來的子女,個性一定不開朗,冒失的母親所養育的孩子,也一定是冒失的。至於五音不全,只要母親有所自覺,自己不唱歌,利用唱。片給孩子聽就行。

不過,所謂性格,感情、感覺等實際問題,自己都不會注意到,縱然自己發覺了,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改過來。所以母親們必須小心多加注意才行。

當父母處於不良情緒中時,要做一下調整

當父母情緒不佳的時候,即便父母隱忍著不表現出來,寶寶也會敏感地意識到。因此,在面對寶寶時,父母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帶著消極情緒來與寶寶交流。多想想寶寶那些令人驚詫的進步和可愛的趣事,父母的心情也會隨著好很多。

當父母確實無法調整自己情緒的時候,不如暫時請求家人替代一下自己,找個機會把情緒發洩出去,比如大聲地唱歌,痛哭一場,等自己情緒平穩了再去接觸寶寶。

很多例子都表明,父母消極情緒影響嬰兒的健康成長。所以,父母們要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舉止,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讓孩子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