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讓寶寶愛上輔食

很多媽媽在給寶寶增添輔食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正確給孩子增添輔食,所以導致孩子不愛吃輔食。那麼如何讓讓寶寶愛上輔食呢?相信這是不少媽媽關心的問題。母嬰專家指出,我們在餵養寶寶的時候,要根據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以及食物的營養性質,來幫助孩子慢慢的增添輔食。下面我們來看看餵養指南:

1.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輔食添加順序為先穀類食物如米粥、米粉,其次蔬菜泥、水果泥,再加肝泥、魚泥、肉泥等,先稀後稠,逐漸增加稠度提高食物密度。一般來說,4~6個月是寶寶添加輔食的嘗試期和適應期,在這個階段,可以每天給寶寶1~2次的輔食餵養。4~8個月齡應以逐漸遞進的方式添加,讓嬰兒接受不同質地食物的刺激,6~7個月齡起添加有渣食物可以訓練嬰兒咀嚼吞咽能力,8~10個月可咀嚼各種煮軟的蔬菜和切細的肉類,9~10 個月讓嬰兒積極參與進食過程,由被動進食到主動進食,12個月可閉嘴進食,此時寶寶的進食行為已經發育比較成熟。

2.輔食添加量量要根據食物的營養密度和寶寶的胃腸神經系統發育程度來決定,不能簡單以直觀的容積量衡量,如同樣稠度的米粥和米粉,米粥的密度比米粉低,因此添加的次數和量可以稍微比米粉多一些。

3.食物在交叉添加的時候應該要兼顧食物營養的互補性,如穀類或蔬菜與蛋白含量高的動物性食物搭配。但食物交叉添加中要注意不能過度提高食物營養密度,否則容易增加寶寶腎溶質負荷。如有些家長擔心小兒攝入量不足,就隨意濃縮奶粉或將蛋白高的蛋黃、肉鬆及肉加入奶裡以增加奶的濃稠度,這種錯誤餵養可能會因食物味道香濃,添加初期嬰兒產生易於接受的假像而誤導家長,一旦消化系統不能承受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如睡眠不安、哭鬧、無饑餓感、大便乾燥或腹瀉等。

4.改變烹飪方式:如果寶寶不喜歡某種輔食,爸爸媽媽可以動動心思,通過不同的烹飪方式改變口味來吸引寶寶。添加時要從一種到多種,當寶寶嘗試了一種沒有過敏現象後再添加另一種。

5.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有些寶寶在進餐時家人都是眼睛盯著電視,或多人圍觀,或多人參與餵食,過度分散了寶寶對食物的注意和進食時的專注,降低了由食物帶來的快樂體驗和滿足感。因此,在就餐時,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套專屬她自己的兒童餐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再大一點能自己用餐時,可以與家人一起吃。

6.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強迫:有些爸爸媽媽在給寶寶餵養輔食時,喜歡剝奪寶寶自我進食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如不允許寶寶用手抓食物等。父母應營造一個輕鬆舒適的就餐環境給寶寶,若寶寶開始想自己進食時,父母應多些鼓勵他,給寶寶自己用餐的機會並給寶寶做正確用餐的示範。另外,由於寶寶對食物攝入有一定的調整能力,但寶寶強烈拒絕某種食物時,不能強迫進食,而應該先行喂別的食物,過一段時間後再重新嘗試。

以上就是如何讓讓寶寶愛上輔食的介紹,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增添輔食的時候,要注意方法,注意以上的注意事項,不要因為一兩次不成功後,就認為寶寶不喜歡這種食物,就不再喂了。這樣長期下去的話,可能會導致寶寶挑食的習慣,所以我們要堅持,有耐心,寶寶慢慢就會接受這種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