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早期教育開端 避開木桶效應

早期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在孩子尚還年幼,大腦逐漸發育能開始記事之時便對其進行一系列潛意識地教育,以此來引導孩子更優秀,讓寶寶在幼時就能瞭解到成長教育的意義。然而在早期教育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就是木桶效應,何為木桶效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早教中的木桶效應

何謂木桶效應?

木桶由許多塊木板箍成,其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有一塊木板很短,則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於是,這塊短板就成了“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這便是著名的木桶效應,又稱短板效應。

早教中的木桶效應

在早期教育中,木桶效應非常普遍。很多孩子成大後,雖然成績很優秀,但是遇到挫折,則很容易一蹶不振。也有孩子雖然智力超群,但對別人卻缺乏同情心和起碼的尊重,這些都是早教短板的表現。那麼如何避開木桶效應呢?


早教中的木桶效應

早教並非認字背詩,而是初體驗

很多家長對早期教育的理解是早期的素質教育,他們希望的目標是孩子在XX歲認識N個漢字、會背N首唐詩、能說N句英語……這是很嚴重且很常見的認知錯誤。

早期教育實則是孩子生命體驗的積累過程。在人生初期階段,我們需要的不是智力被開發了多少,而應該是全方位的接觸世界,充分感知,逐漸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觀點和方式,從而樹立自己的個性特點。而智力發展僅是其中一個方面,更多的應該是情商教育、語言發展、探索能力、思維能力、藝術感知等。

因此,一味追求單方面能力培養的早期教育,很可能讓孩子在今後成長過程中遭遇其他方面能力的短板,最終表現為整體能力不足,個性發展片面。

溫馨提醒:早期教育可謂是一個孩子終身教育的最開端,足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作為家長,想要孩子成龍成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寶寶進行早教,同時也要在早教過程中瞭解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