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瞭解嬰幼兒聽覺的發育過程

新生兒聽覺是與生俱來的,但同時也是需要我們格外呵護的。因為如果我們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忽視新生兒的聽力問題,導致更嚴重的問題發生。這就需要新手父母們瞭解嬰幼兒聽覺的發育過程,以便於更好的發現和解決問題。

新生兒的聽覺和其他感覺一樣,是與生俱來的。寶寶5~6個月就有聽的能力。在新生兒剛出生的頭1~2天,就有聽的定向力。比如在塑膠小盒內裝少量玉米粒,搖動時發出柔和的咯咯聲,用這種小盒在新生兒耳旁距5~6釐米搖動時,新生兒的頭會轉向聲源並用眼睛尋找聲源。

新生兒非常喜歡聽人談話。在新生兒睡覺醒來時,當媽媽以特有的語氣,溫柔而緩慢地和新生兒說話時,新生兒會用眼睛望著媽媽,好像能聽懂媽媽的話似的,顯得很安詳,有一種滿足、安全的感覺。

嬰幼兒聽覺的發育過程

2~3個月的嬰兒在活動中聽到聲音時,常會突然停止活動、睜大眼睛、閉嘴,然後出現定向反應,慢慢將頭轉向發出聲音的方向。這時嬰兒能傾聽音樂的聲音,並且對輕快、柔和的旋律表示出愉快的情緒,而對噪音表示不快,或用哭表示拒絕。

4~5個月的嬰兒對聲音的定向能力有較大提高,不但頭轉向聲音,眼睛也會朝聲音的方向看。

5~6個月時,若聲響在一側耳朵的下方,頭先轉向聲響一側,然後再低頭朝下。若聲音在一側耳朵的上方,頭先轉向聲音的一側,然後再向上看。

6~7個月時,叫他的名字有反應,能區別熟人與生人的聲音,聽到媽媽的聲音就笑,主動發音;而聽到陌生人的聲音就很緊張,甚至哭起來。

9~12個月時,能將頭直接轉向聲音的來源方向。能聽懂幾個字,包括對家庭成員的稱呼,逐漸可以根據聲音來調節、控制自己的行動。1歲時,在判斷聲音來源方向,能達到大孩子或成人的水準。

0~1歲是嬰兒利用聽覺來促進認知發育的最重要時期,家長應不失時機地多跟孩子說話,給孩子聽各種各樣柔和的聲音,如音樂、自然界的聲音來刺激他的聽覺器官,為以後語言的發展打下基礎。

及時發現嬰幼兒聽覺異常

新手爸媽已經瞭解了正常的嬰幼兒的聽覺和對聲音的反應。如遇到新生兒嬰兒過分安靜,睡覺時聽到大聲,沒有驚跳反應或對大人的逗引聲音毫無反應,而只是用眼注視大人的面部表情和舉止動作,那就說明小兒的聽力可能有問題,應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愛心提醒:有難產、早產史,出生體重低於1.5千克,妊娠期感染風疹病毒、弓形體病,新生兒嚴重缺氧和嬰幼兒患嚴重感染如腦炎、腦膜炎以及家族耳聾史者,當重視寶寶的聽力監測。一般生後均要接受聽力篩查,有問題的到耳鼻喉科做聽覺誘發電位檢查。

溫馨提醒:嬰幼兒聽覺的發育過程。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瞭解新生兒聽力發育的過程,有利於我們及早的發現問題。母嬰專家提醒,如發現聽覺障礙,做到及時發現,儘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