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三大壞習慣 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孩子的一些壞習慣總是會另父母很頭疼。對於孩子的壞習慣,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對孩子的成長教育,父母怎樣做才是更好的呢?是遷就還是制止?育兒專家說,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很有利的,孩子的壞習慣對孩子的健康都很不利,尤其是下面這三大壞習慣,快來看看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三大壞習慣 你的孩子中招了嗎

不耐心聽父母講話

有的孩子總是喜歡打斷父母的講話,父母說的話也不耐心聽。如果你的孩子有這個話習慣,家長們可一定要當心了哦。父母大多對孩子採取“孩子第一”的態度,因此總是會對孩子“有求必應”,允許孩子打斷自己的談話,並且高興地傾聽孩子將要跟你訴說的內容。其實打斷別人說話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孩子長大後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會容易自我中心,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懂得去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家長在平日裡也應該多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禮貌,別人說話的時候要認真傾聽,不要輕易插嘴,要學會尊重他人感受。家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孩子逐漸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自然也就能糾正這個打斷他人說話的壞習慣了。

父母說話假裝沒聽到

很多孩子喜歡看電視,每次到了飯點時間,媽媽總是三催四喊也不動,甚至回應的聲音也聽不到。為什麼寶寶會假裝沒聽見呢?很可能是因為家長平時太囉嗦了,總是“這也不行,那也不准”,搞到孩子對父母的要求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也就不留心父母說話,甚至對父母的要求充耳不聞了。孩子如果養成了這個習慣,很容易會變得目中無人,對別人採取想理會就理會,不想理會就不瞅不睬的態度了。

如果你孩子有這個假裝沒聽到的話習慣,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的教育引導。要結合孩子的心理進行教育。家長可以避免選擇遠距離和他說話,走到他身邊,如果可以的話蹲下來和孩子平視相對地談話。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一味地自說自話哦,有時候也要把“話筒”交給寶寶,讓他也能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子孩子才會願意在下一次的對話中給你想要的回應哦!

孩子態度輕佻

有的吃飯時,總是喜歡玩這玩那東奔西跑,就是不會認真吃飯,對媽媽的叫喊,孩子要不裝沒聽到,要不對媽媽做鬼臉。死活不要過去,媽媽非要往椅子上按住他並且坐在旁邊監督著才能乖乖把飯吃完。孩子對父母做鬼臉愛理不理,甚至說話態度輕佻,其實孩子的目的是要測試一下家長的反應。大多父母對此並不為意,認為只是年紀小的調皮行為,因此也就沒有打算制止、教育。如果不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可能會變本加厲,對待他人也是採取這樣的態度,那麼那時候就更難改變孩子與他人的交往方式了。

在對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家長要耐心引導,對於孩子的壞習慣,要循循善誘,不要想著一步制勝,小孩有壞習慣是在所難免的,只要家長採取正確的方式方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改掉那些壞習慣的。